【作者】 汪巨茂
【机构】 四川省宜宾三江新区宋家镇中心小学校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然而小学语文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新。运用创新教育,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教师要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创新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确保基础教学,把创新融入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教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小学生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新教育,教师可以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创新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富含丰富的情感和个性,具有极强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通过创新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有助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微课创新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全面的把握,针对学生个性特征合理安排一些语文教学手段,如微课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投入课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识字》的时候,教材中含有儿歌,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儿童歌曲的形式,设计出适合儿童歌曲的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朗诵。教材内容中往往会出现生僻的汉字,而通过反复朗诵的过程,学生会对生僻字有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一般情况下,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往往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故事化的教学,通过运用微课、声音、视频等手段来达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秋天》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和形声字,使他们能够把脑海中的信息和所看到的图像连接起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引入游戏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加入游戏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游戏环节的引入应该适度,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游戏环节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以《精卫填海》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影像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历史,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击鼓传花等游戏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在设计游戏环节时,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游戏环节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游戏环节的难度应该适当,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游戏环节的次数和时长应该适度,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游戏环节应该有趣而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合理的游戏环节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创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颖的教学方式,但同时也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所以教师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角色扮演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征相适应,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深入地学习。角色扮演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又能训练他们的表演水平,是培养学生良好心态的关键。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为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各位同学,你们有没有希望成为雨来那样的小英雄?下面,我们将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大家一起体验当小英雄的感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分析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并自行选择所需扮演的角色,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再现小英雄雨来的爱国情怀。角色扮演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内容复述一遍,还要让学生积极地去分析这些角色的个性,从而理解他们所表现出的精神与个性。小主人公雨来表现的就是英勇、机智和爱国精神。所以学生在合作中,要对人物的个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以故事教学法指导学生的知识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更是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故事中,从而达到对本文的理解。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学生常常会有比较深刻的感受,从而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做一个总结,从阅读、情境学习到讨论和学习,以达到对文章的全面掌握。 三、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创新型教学模式和政策背景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开展有效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帮助他们建立优良的思维意识和语文学习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和语文文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冬雪.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3):80-81. [2]杨锦和.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21(1):154.;
【摘要】 更多还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在线咨询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用户服务:服务电话:400-810-988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