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勇
【机构】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摘要】 古之学者必有师,早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尊师重教的历史传统,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教育,尊重教师,提倡“师道尊严”,并将其视为社会进步的根基之一。虽然我国自古重视师资培养,许多教育家思想家也都论及师德、师术、师表等为师之道,并对师应具备的道德和学问,以及身教和言教的方式方法,提出过许多严格的要求。但是,纵观中国历史却没有专门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与制度,中国的师范学校是晚清社会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变法自强,西学东渐的产物。中国师范教育缘何晚出,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主导中国古代社会的儒家思想“诚”论的分析与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一次思想层面的初步探索。更多还原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在线咨询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08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用户服务:服务电话:400-810-9888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