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 徐世奎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五图街道五图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近几年来,现代教育技术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信息的现代教育技术化,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导入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编制“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上课开始,教师将屏幕打开,唐僧师徒四人被太阳晒的口干舌燥。悟空抱来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悟空道:“师傅和沙僧吃西瓜的1/4,八戒吃西瓜的1/3,我吃西瓜的1/6。”八戒很不高兴地说:“猴哥,你明知我的肚皮大,吃的多,却分给我的最少,悟空哈哈大笑道:“好一个呆子,”我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悟空为什麽叫八戒呆子?”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同学们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争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的最多”,教师接着问:“八戒为什麽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教师因疑而入,因势利导,揭示课题。新颖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以极浓的兴趣投入倒探索中去。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新知识内化
  在传统教学中,这个过程既简单乏味,又难于理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动为静,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为了突破难点,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出示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再出示3捆零7根小棒表示37,整捆与整捆对齐,单根与单根对齐,接下来演示把10根单根的捆成一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使学生明白满十进一的道理。通过电脑操作演示把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进位的道理和算理,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数学中概念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单、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在“角的认识”这一节,显示屏上先画出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两条射线,通过演示蕴含了角的定义及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的道理。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学生掌握得较扎实,教学效果良好。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数学生活化
  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使“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们就利用播放超市的影象文件,让学生在“逛超市”中唤起对元、角、分人民币单位的回忆。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回到生活实际中“逛超市”,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