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新课改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情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马生俊
【机构】 宁夏银川兴庆区回民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结合国内外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创新教学,我从“精心设计情景教学”入手,着眼于提高课堂效率出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写出此文,愿与全国教师同仁同商榷共提高。【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情景教学 探究实践 课堂效率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品德课堂原本是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中外教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学方法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美国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了三点:①正面注入,定性讲授。②启发诱导,避免死记硬背,运用谈话法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和活动。③现场教学,其中特别重视活动教学,如举办周末晚会,社会问题研讨,演讲会或组织智力竞赛优胜者观光旅游,利用到处飘扬的美国国旗和星罗棋布的博物馆和科技馆,让学生去触摸一下月球的石头,体验美国人征服月球的自豪感,培养爱国、爱校、爱人之心。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日本的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如讲解、讨论、阅读、看录像、演剧、唱歌、辩论或交谈,不拘一格。日本的课堂教学注重思想交流,教学本身不是授课,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人生真谛、交流彼此思想的场所。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可见,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感人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
新教材为实施情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所谓情景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实施情景体验教学,必须搜集充分的生活素材,如何搜集生活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获知并进行必要的加工筛选。也可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精选情景是情景教学的首要条件,情景是教学的主线,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准情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来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情景。在实施情景教学模式之前,要对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进行分析。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由于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等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要创设比较切合学生实际的情景。教材上的资料、图片都可构成情景;教师用多媒体播放的电影、音乐、课件等是一种情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剧也是一种情景。可以归纳为事例情景法,歌曲、影视视频创设情景法,活动情景法,问题情景法,故事情景法,诗词、名人名言情景创设法,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要擅用多媒体,创设“综艺”情景。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景、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多元文化地球村》,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这样,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既增长了知识,培养了想像力,又进行了美的陶冶,使教学内容从静态转变为动态,引发学生的亲切感与新鲜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能很快使学生渴望求知的心理处于“激发”状态,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课堂资源,善于为学生创造、选择条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在探究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犹如春深之日漫步郁郁葱葱的花园,满目是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鲜花,给你送来沁人心脾的馨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面对生活,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能焕发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1、情景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目前学生被动的、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情景教学可以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形成科学创新的教学观。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多媒体的选择和运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教学情景创设问题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3、情景教学可以促使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技术,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4、情景教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师生情感沟通的纽带。在教学情景的作用下,引导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有利于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估价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虑学生。他们是否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教育不应只是往木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止境。作为教师,我们应潜心钻研教法,特别是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育人为主的课程,更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教法,特别是如何更好的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让思想品德课真正发挥其育人的教学效果。
情景创设的原则
(1)在教学中情境的设置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
(2)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认知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力求做到内容与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3)要注意引导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在情境的设置上,必须保持情境与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趋向保持一致性。
(4)情景的创设要充分体现趣味性。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学生感到有趣,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才能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受的转变。
(5)情境设置要精,而不能滥,要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景的误区。
(6)情景的设置必须经过精心的构思,将教材、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情景之中,立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使其有深刻的内涵。
综上所述,我在思想品德课进行的情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收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效果,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在品德课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回归生活,品德课一定会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喜结令人满意的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