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美术一年级大单元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作者】 罗丽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希望小学
【摘要】【关键词】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渐在小学美术教学领域中崭露头角。对于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材而言,大单元教学打破了传统单课教学的局限,以更宏观的视角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养。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大单元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进行分析。
二、大单元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大单元教学是指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的主题或大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与规划,设计出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单元。在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年级学生刚接触美术课程,知识储备有限,大单元教学能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一个主题下,系统地学习绘画、手工等多种美术技能和知识 。其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和主题活动,大单元教学能满足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充满趣味的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其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大单元教学往往涉及跨学科知识和多元教学方法,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想象、创新、合作等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一)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大单元主题
1.分析教材:深入研究人美版一年级美术教材,梳理教材中各课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校园小主人”,包括“介绍我自己”“我的新朋友”“画一画我们的校园”等课,这些内容都围绕学生对校园生活的认知与感受展开。
2.确定主题:基于教材分析,确定以“我爱我的校园”为大单元主题。这个主题涵盖了学生在校园中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以及对校园环境的观察与描绘等多个方面,能够将单元内各课有机整合起来。
(二)制定大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人物画、风景画的基本绘画方法,如人物的外貌特征表现、校园建筑与景物的简单描绘;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如用彩纸、黏土等材料制作校园元素的小物件;认识并能运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校园环境、同学和自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校园场景创作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
1.情境教学法:为“我爱我的校园”大单元创设“校园小画家”的情境。在“介绍我自己”一课中,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校园小画家,要为自己创作一幅独特的自画像,参加校园绘画展览。在“画一画我们的校园”中,设置“校园美景写生大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游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环节。例如,在学习人物外貌特征时,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让一个学生描述同学的外貌特点,其他学生猜所描述的是谁,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把握人物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制作校园沙盘模型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或校园元素的制作,如教学楼、操场、花园等。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校园沙盘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
1.主题绘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在校园中最喜欢的场景或活动进行绘画,如课间游戏、课堂学习、升旗仪式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
2.手工制作活动:安排学生用彩纸制作校园中的建筑,如教学楼、图书馆等;用黏土制作校园里的花草树木、人物等。还可以让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校园设施,如用易拉罐制作路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变废为宝的能力。
3.跨学科融合活动:与语文课程融合,开展“校园故事绘画”活动。学生先在语文课上学习或讲述校园故事,然后用绘画的形式将故事中的场景表现出来;与科学课程融合,在认识植物的基础上,让学生绘制校园中的植物,并标注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1.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完成校园沙盘模型制作后,教师从整体布局、制作工艺、创意等方面对小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自评时,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学生互评则让学生相互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2.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作品成果,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等。
3.评价方式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打分、评语等方式,还采用展示、汇报、投票等方式进行评价。例如,举办校园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让全校师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校园作品”。
四、结论
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大单元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举措,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单元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高效的美术学习体验,让美术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