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鹏程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初中阶段既是学生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体育意识与习惯培养、体育知识与技能习得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必要。新课标指出学科之间需要融合,而体育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方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有其必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关键词】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良好运动习惯的养
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发展,如何通过有效结合游戏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这既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产生影响,更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体育课堂教学与游戏的巧妙融合,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学习技能,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筑牢坚实基础。
一、体育游戏的概述
体育游戏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类,传统的体育游戏通常指的是需要使用特定体育器材,并由教师组织和指导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在户外操场或室内场地进行,人们熟知的传统体育游戏包括立定跳远、长短距离赛跑以及各类球类运动等。相比之下,现代体育游戏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它不仅包含了传统的体育游戏,还囊括了一些以体育为主题的电子游戏和其他类型的体育相关游戏。现代体育游戏包括电脑和电视游戏,如NBA技巧挑战赛和网球高手等游戏,均属于此类。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这些现代体育游戏逐渐受到师生的青睐,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活跃度和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体育知识,同时达到了放松身心的效果。
二、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体育游戏教学意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和教师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认为体育是辅助性的学科,不能算在主科之内。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人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增强体质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日益浓厚。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授课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议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等各方面的创新。为了适应这种创新趋势,初中体育教师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体育游戏的教学效率,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游戏的教育教学作用,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重视并加强游戏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上合理设计能够激发学生身体和精神双重愉悦感的游戏活动,利用游戏活动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基础。
(二)引入趣味性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充满趣味性的元素,对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教师精心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巧妙构思以及独特创意,能够使这些游戏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别具一格。当趣味性游戏融入体育课堂中时,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原本稍显单调与枯燥的体育教学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会被这些趣味盎然的游戏深深吸引,不仅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其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进而主动参与体育游戏活动。学生不再把体育课当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或沉重的负担,而是将其视作一个满是欢乐与挑战的乐园,并在其中尽情释放自身的活力与激情。
(三)团队协作游戏,激发合作意识
集体学习过程中,汇聚群体智力完成教学或游戏任务是核心目标。而初中时期无疑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初步形成且人际交往能力也逐步发展。许多学生倾向于在集体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对那些习惯独立行动的学生而言,有利于其逐渐改变不良习惯,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基于此理念,教师在课程设计当中应合理融人团队合作游戏,确立游戏规则,并依据这些规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为了切实提高游戏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具体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合作与互助行为表现;当同伴犯错时,小组成员是否能够展现出鼓励和支持的积极态度;小组是否成功实现了预定的游戏目标。各小组成员则可以依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及时发现并改进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游戏水平。
(四)重视健康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理论知识是做出相应行为的基础,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重技能轻健康知识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行为上的引导,将理论和实际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要加强学生应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的医学应急措施,才能在自己或者其他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跑步时膝盖受伤的情境,让学生掌握伤口处理、消毒、包扎等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总结各项体育运动的注意事项,教会学生避开雷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同体育项目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形式的运动进行总结归纳,做到注意事项烂熟于心,如剧烈运动后不能大口喝水、不能立马躺下来休息,要小口喝水补充水分,还要衔接一些舒缓身体肌肉的简单动作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施,初中体育的教学训练方式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的身体活力,使他们在长时间的游戏过程中保持兴奋状态,让身体得到必需的锻炼。因此,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许多教师用于日常教学中,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受师生欢迎。不难看出,体育游戏已经成为初中体育教学中一种值得大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齐刚锋.新课标视域下初中体育与健康游戏化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4(34):40-42.
[2]李燕婷.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与健康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4(2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