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

【作者】 沙马石热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极为关键。教育改革趋势已从传统知识传输转变为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批判性思考。在小学数学领域,我们应摒弃仅以分数衡量的模式,转而重视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增强其逻辑推理及问题解决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
【正文】


数学思维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解决问题与创新思考的核心能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不仅因为数学思维涵盖了逻辑推理与抽象思考,还因为它涉及到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及跨学科应用等多个维度。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倡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框架,鼓励他们探索多样化的解题策略,以此激发并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更对其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原理,进而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同时,数学思维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条理清晰地进行分析和解决。此外,数学思维还包含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创新的追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

二、当前小学数学中数学思维培养教学中的挑战

(一)教材局限性与创新需求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的局限性主要体现于其传统的结构与内容设计,通常侧重于知识灌输而非数学思维的培育。以教材中的例题与练习题为例,这类内容可能呈现出线性特征,与现实生活场景关联度不足,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难以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再者,教材的更新周期相对缓慢,未能紧跟数学教育理念及方法的革新步伐,比如新颖的数学思维策略与跨学科数学实践的应用。面对这些局限性,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创新需求。教师应参考最新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设计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正面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传统"填鸭式"教育过于侧重知识灌输,忽略了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通常主导课堂,而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创新思维的成长。例如,依据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超过60%的小学生表示课堂上更多地被要求记忆公式与定理,而非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因此,我们需革新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思考,旨在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三)技术整合的挑战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技术整合的挑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如电子白板、在线学习平台和数学教育软件等日益普及,但如何有效地将这些技术与数学思维培养相结合,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教师可能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外,现有的教育软件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我们需要开发和应用更多以培养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软件,以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培养教学策略

(一)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主张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购物预算的案例,让学生计算购买多种商品的总费用,同时考虑优惠券和打折情况。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引用像欧拉、高斯等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问题导向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鼓励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这一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培养数学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如果一个班级有40个学生,每人需要2个苹果,那么总共需要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运用乘法运算,还让他们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此外,问题导向式学习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相互启发,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从而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

(三)游戏化教学的融入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融入已经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游戏化教学法借鉴了游戏设计的元素,如竞争、合作、挑战和即时反馈,将这些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名为“数学城堡”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攻占城堡的各个关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到不同的数学情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同时,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环境。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思考力,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中自由探索,自由思考,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公民。

参考文献:

[1]苏中华.数学思维培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 2023,(12): 69-71.

[2]白春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23, (04):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