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初探

【作者】 苏丹丹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逸夫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入环节如同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虽占用时间不多,却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知识讲解与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常用方法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

()集中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上课伊始,学生可能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中,无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巧妙的导入可以像一块"磁铁",瞬间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例如,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动画等方式导入,能够让学生迅速将思绪从课间拉回课堂,全身心投入到即将开始的数学学习中。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多小学生往往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富有创意的导入环节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比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以分披萨的生活场景导入,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进而对分数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

()建立知识联系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良好的导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搭建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学生更顺利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先通过复习"表内乘法"的内容导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知识基础上,逐步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常用方法

()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之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准备一些商品和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道具,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进行购物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还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故事导入法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点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可以讲述高斯小时候计算1+2+3++100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思考高斯的计算方法,从而顺利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故事的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游戏导入法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将游戏引入课堂导入环节,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猜图形"的游戏。准备一些常见图形的卡片,将其藏在背后,让学生通过描述图形的特征来猜出卡片上的图形。通过这个游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可以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你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进而展开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探索。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注意事项

()导入时间要适度

导入环节只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不宜占用过多时间。一般来说,导入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左右,避免因导入时间过长而影响后续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要合理把握时间,确保导入环节既能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不会喧宾夺主。

()导入内容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导入环节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的内容要能够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果导入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不仅无法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还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在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多采用直观、形象、有趣的导入方式,如故事、动画、游戏等;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的导入内容,如问题探究、数学史介绍等,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导入方式要灵活多样

长期使用同一种导入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降低导入环节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导入方式,不断创新和变化。例如,在同一学期的教学中,可以交替使用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课堂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并注意导入过程中的相关事项,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入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