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绘本阅读背景下提升幼儿叙事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严露露

【机构】 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楠木教学点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叙事能力作为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绘本阅读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旨在提出有效的绘本阅读培养策略。研究发现,绘本阅读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提升幼儿对叙事结构的理解。绘本中的丰富元素和生动画面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简洁明了的语言有助于幼儿学习和模仿,而明确的叙事结构和逻辑关系则引导幼儿理解事件组织和情节表达。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选择适宜绘本材料、创新绘本阅读方式和整合绘本与其他教学资源等培养策略,并通过实践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叙事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叙事能力;绘本阅读;培养策略
  在幼儿教育体系中,语言发展是幼儿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关键途径,而叙事能力作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核心要素,对幼儿思维、情感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幼儿通过叙事整合生活经验、传递情感想法,良好的叙事能力不仅有助于当下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为其未来阅读理解、写作创作及社会沟通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石。绘本作为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的儿童文学载体,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与丰富的故事内容,成为幼儿喜爱的阅读资源,也为培养幼儿叙事能力开辟了新路径。然而,目前幼儿园在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叙事能力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深入探索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叙事能力培养策略,对完善幼儿语言教育理论、优化教学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绘本阅读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激发幼儿想象力,丰富叙事内容
  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画和充满创意的故事,为幼儿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绘本中的画面往往蕴含丰富细节,如《好饿的毛毛虫》中,色彩斑斓的画面和奇特的毛毛虫形象,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故事发展的想象。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会根据画面内容推测情节,如想象毛毛虫还会吃到什么东西,变成蝴蝶后会发生什么。这种想象过程促使幼儿在自己叙事时,能够融入更多独特的想法和情节,使叙事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二)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叙事准确性
  绘本语言具有规范、生动、富有韵律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了优质的语言学习样本。幼儿通过倾听和模仿绘本中的语言,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学习多样的句式。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等充满诗意的语句,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接触和模仿,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储备。随着词汇和句式的积累,幼儿在叙事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升叙事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帮助幼儿理解叙事结构,提高叙事逻辑性
  绘本大多具有清晰的叙事结构和逻辑线索,从故事的起因、发展到结局,情节连贯且富有条理。幼儿在阅读绘本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以《三只小猪》为例,幼儿能清晰地看到三只小猪不同的建房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对绘本叙事结构的理解,会迁移到幼儿自身的叙事中,使他们在讲述事情时,学会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语言,合理安排情节,提高叙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二、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叙事能力培养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材料
  1.依据年龄特点选择绘本
  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程度不同,应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绘本。小班幼儿适合画面简洁、情节简单、重复率高的绘本,如《小熊宝宝系列》,这类绘本围绕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展开,便于幼儿理解和模仿;中班幼儿可选择情节连贯、线索清晰的绘本,如《迟到的理由》,帮助幼儿构建线性叙事结构;大班幼儿思维活跃,适合情节复杂、富有创意和深度的绘本,如《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2.注重绘本内容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选择的绘本不仅要有趣味性,吸引幼儿阅读兴趣,还要具有教育价值。如《彩虹色的花》,在有趣的故事中传递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既能享受乐趣,又能受到良好价值观的熏陶,同时丰富叙事中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内涵。
  (二)创新绘本阅读方式
  1.多样化的提问引导
  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通过多样化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提问可分为事实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例如在阅读《彩虹色的花》时,先问“彩虹色的花帮助了哪些小动物?”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再问“为什么彩虹色的花愿意帮助它们?”启发幼儿思考角色情感;最后问“如果你有一朵彩虹色的花,会怎么帮助别人?”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表达。
  2.开展互动式阅读活动
  组织幼儿开展小组阅读、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活动。在小组阅读中,幼儿相互交流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角色扮演则让幼儿代入角色,模仿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如在《白雪公主》的角色扮演中,幼儿通过表演更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和角色情感,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肢体表现力。
  (三)整合绘本与其他教学资源
  1.结合艺术活动
  将绘本阅读与绘画、手工等艺术活动相结合。例如阅读《我爸爸》后,让幼儿绘画自己的爸爸,并讲述爸爸的故事;阅读《蚯蚓的日记》后,制作蚯蚓模型并创编新的蚯蚓日记故事,通过艺术创作和讲述,加深对绘本的理解,提升叙事能力。
  2.融入游戏活动
  把绘本内容设计成游戏,如将《小兔子找朋友》改编为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模拟小兔子寻找朋友的过程,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行动和感受,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提高叙事能力。
  三、绘本阅读在幼儿叙事能力培养中的实践应用
  (一)实践案例一:以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为例
  在小班开展《好饿的毛毛虫》阅读活动时,教师先展示色彩鲜艳的绘本画面,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和变化,通过提问 “毛毛虫吃了什么?”“它怎么变胖的?”激发幼儿兴趣。阅读过程中,带领幼儿模仿绘本中重复的句式“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进行朗读。阅读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毛毛虫还会吃什么,然后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记住了故事内容,还学会运用简单句式进行表达,提升了初步的叙事能力。
  (二)实践案例二:以绘本《彩虹色的花》为例
  针对中班幼儿开展《彩虹色的花》阅读教学。教师先通过提问“你见过彩虹色的花吗?它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引发幼儿猜想。阅读中,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角色情感。阅读后,组织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彩虹色的花,会帮助谁?怎么帮助?”鼓励幼儿分享想法。最后,开展故事创编活动,让幼儿想象彩虹色的花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发生什么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叙事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实践经验总结
  通过多个绘本阅读实践案例发现,合理选择绘本、创新阅读方式和整合教学资源能够显著提升幼儿叙事能力。幼儿在参与绘本阅读相关活动时,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在实践中也认识到,要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能力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绘本阅读对幼儿叙事能力的影响,提出并实践了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叙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表明,绘本阅读在激发幼儿想象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叙事逻辑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选择适宜绘本材料、创新阅读方式和整合教学资源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叙事能力。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应进一步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培养策略,为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和全面成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期望本研究能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周兢.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刘晶波.绘本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幼儿教育,2010 (11):4-7.
  [4]孙莉莉.绘本阅读与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J].早期教育,2017(05):12-15.
  [5]黄瑾.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该文为2024年沿河县教育科研课题“绘本阅读背景下提升幼儿叙事能力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2024Y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