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

【作者】 黄方臣

【机构】 四川省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研究表明,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还能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通过分析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和具体实施方法,本文提出了结合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应用案例等途径渗透德育知识的策略。研究结果对于促进职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高教育;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全面发展
  在职高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还应该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知识的策略和方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看似属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实则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其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数学概念的精确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都体现了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坚持不懈等道德品质。同时,数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展现了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职高教育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挖掘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内涵,教师可以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教育方式比单纯的道德说教更具说服力和持久性,能够实现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的有机统一。
  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分析
  数学教材和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首先,数学史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例如,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探索精神;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迹能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韧品格。其次,数学思想方法中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启示。数学的公理化体系体现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数学证明过程培养了严谨求实的态度;数学建模训练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些思想方法的掌握过程,同时也是道德品质的养成过程。此外,数学应用案例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数学在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公平正义观念。例如,在讲授概率统计时,可以结合赌博的危害性进行警示教育;在讲解函数最值问题时,可以联系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意义。
  三、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实施策略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需要采取系统化的实施策略。首先,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德育渗透点。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明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要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例如,在讲解几何证明时,可以设计“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的德育目标。其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体验德育内涵的机会。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解题、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及时进行德育引导。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是确保德育渗透效果的重要保障。除了传统的知识考核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习惯和价值观变化。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德育渗透的效果。
  四、运用与实际
  在讲授“数列”单元时,设计了渗透德育知识的教学方案。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介绍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观;在例题讲解环节,选择反映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的数据作为例题素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在练习环节,设计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探究性问题,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该班级学生在数学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和道德认知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概念。这一案例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