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生本课堂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 基础课程中的探索
【作者】 张 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职教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生技能高考必考科目,对学生升学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实践能力薄弱。为此,需要制定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如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主动性,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关键词:生本课堂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案例设计;评价体系;效果评估
一、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些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生本课堂模式的特点
生本课堂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生本课堂模式,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该课程不仅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参加高考的必考专业课,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技能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素养,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本课堂模式以其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生本课堂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生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1.实施设计
在生本课堂模式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组织方式上,采用项目式、任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针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敢于质疑。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小组展示、小组点评、个人点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最后,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2.评价体系构建
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重要环节。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而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习成果的检验。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持续改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本课堂模式应用效果评估
为了科学评估这一模式的影响,采用定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对比实施生本课堂模式前后的学生成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该模式下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生本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式与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高度契合性。其次,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进行了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生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生本课堂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同时,生本课堂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生本课堂模式有着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应用前景。首先,该模式不仅适用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同样可以拓展至其他学科,如数学、英语等,从而推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的进步与创新。其次,在进一步优化该模式的过程中,我可以考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生本课堂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为中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期待这一模式在未来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伟,张立海. 试论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00-102.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7.11.100.
[2] 沈婷婷. 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模式初探[J]. 考试周刊,2018(45):147.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45.138.
[3] 陈璐. 生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4] 曹永华. 浅析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模式及构建[J]. 读与写,2021,18(11):287.
[5] 蒋萍.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生本课堂模式[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0):5-6.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2.10.002.
[6] 李发文. 初中文言文生本课堂模式探究[J]. 课外语文(下),2017(8):107.
[7] 杨小军. 生本课堂模式下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J]. 学周刊,2020(23):113-1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56.
关键词:生本课堂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案例设计;评价体系;效果评估
一、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1.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这些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2.生本课堂模式的特点
生本课堂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模式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应用生本课堂模式,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该课程不仅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参加高考的必考专业课,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技能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素养,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本课堂模式以其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生本课堂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生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1.实施设计
在生本课堂模式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组织方式上,采用项目式、任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针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敢于质疑。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优化教学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小组展示、小组点评、个人点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价范围,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最后,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2.评价体系构建
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重要环节。倡导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而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习成果的检验。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持续改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本课堂模式应用效果评估
为了科学评估这一模式的影响,采用定量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对比实施生本课堂模式前后的学生成绩,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该模式下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生本课堂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式与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高度契合性。其次,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进行了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生本课堂模式下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些变化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生本课堂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同时,生本课堂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生成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生本课堂模式有着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应用前景。首先,该模式不仅适用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同样可以拓展至其他学科,如数学、英语等,从而推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的进步与创新。其次,在进一步优化该模式的过程中,我可以考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以更精准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生本课堂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也为中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期待这一模式在未来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中职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小伟,张立海. 试论生本课堂模式的构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00-102.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7.11.100.
[2] 沈婷婷. 高中地理生本课堂模式初探[J]. 考试周刊,2018(45):147.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45.138.
[3] 陈璐. 生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4] 曹永华. 浅析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模式及构建[J]. 读与写,2021,18(11):287.
[5] 蒋萍.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生本课堂模式[J]. 基础教育论坛,2022(10):5-6.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2.10.002.
[6] 李发文. 初中文言文生本课堂模式探究[J]. 课外语文(下),2017(8):107.
[7] 杨小军. 生本课堂模式下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J]. 学周刊,2020(23):113-1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