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核心素养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查 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

  摘 要:本文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聚焦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整本书阅读实践,选取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教版)——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为研究载体,提出多维度教学策略:通过教师协同备课形成结构化教学设计框架,实现学术概念体系与教学目标的精准对接;借助乡土社会情境创设与跨学科资源整合,促进知识迁移与审美鉴赏能力发展;依托专题研读和思辨性写作任务,系统培育文本解析能力与学术思维品质。旨在提升中职学生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素养,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可复制的范式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乡土中国》的教学价值和目标设定
  (一)教学价值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所著的社会学奠基性著作,以14篇系列学术论述系统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和特点,解构了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的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
  1.学术价值:《乡土中国》运用丰富的社会调研材料,提炼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工具。
  2.人文价值:通过揭示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其人文素养。
  3.思维价值: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书中观点,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设定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针对《乡土中国》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其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集体备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有效途径。在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集体备课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方案,提升专业素养。
  1.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分析《乡土中国》的内容、结构和特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2.目标设定:共同制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方法选择:探讨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能够形成统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共同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情境创设是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
  1.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乡土中国》相关的情境,如农村生活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乡土文化。
  2.问题情境:提出与书中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差序格局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礼治秩序与法治秩序的区别”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
  3.多媒体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内容。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提升阅读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1.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敢于质疑书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与现实社会进行对比分析,理解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
  3.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文化、经济、政治等,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跨学科整合,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跨学科整合是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综合素养。
  1.历史学科: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了解《乡土中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2.政治学科:将《乡土中国》中的观点与政治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如探讨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权力分配等。
  3.地理学科: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理解其对乡土文化的影响。
  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乡土中国》的内容和意义,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三、《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准备
  1.集体备课:教师团队对《乡土中国》进行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2.学生准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并准备相关问题。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农村生活的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分析重要概念和理论,如“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书中观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4.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引导思考: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跨学科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跨学科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综合素养。
  四、结论与展望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例,探讨了集体备课、情境创设、批判性思维培养和跨学科整合等教学策略。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王立军.抓住关键概念,指向核心素养——《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策略[J].学术前沿,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