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 越良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承担着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本文围绕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展开探讨。通过分析当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与职教高考要求,提出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策略,旨在提升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农林牧渔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林牧渔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职教高考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农林牧渔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亟待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
当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未能及时融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例如,智慧农业中的物联网监测技术、精准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生态养殖中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等新兴内容,在教学中涉及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职业院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实践教学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操作需求。同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锻炼机会。此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考核为主,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也较为局限,多由学校教师进行评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较少,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职业能力。
三、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
1.深入调研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及时将智慧农业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等产业前沿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模块。
2.加强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岗位所需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深度对接。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1.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更新和添置先进的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设备,建设智能化、模拟化的实践教学场所,如智慧农业实训大棚、水产养殖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实践条件。
2.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践操作中讲解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技能掌握水平。
2.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线教学平台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利用VR技术模拟农业灾害场景,让学生学习灾害应对和处理方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除了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外,还应将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
2.引入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评价,建立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评价团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论
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农林牧渔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
[2]教育部等五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22.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刘延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2):45-50.
关键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一、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林牧渔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职教高考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农林牧渔类专业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亟待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
当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未能及时融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例如,智慧农业中的物联网监测技术、精准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生态养殖中的循环水养殖模式等新兴内容,在教学中涉及较少,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二)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职业院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实践教学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操作需求。同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缺乏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锻炼机会。此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考核为主,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单一,评价主体也较为局限,多由学校教师进行评价,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较少,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职业能力。
三、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
1.深入调研农林牧渔产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及时将智慧农业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农产品深加工新技术等产业前沿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模块。
2.加强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岗位所需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深度对接。
(二)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1.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更新和添置先进的农林牧渔类专业教学设备,建设智能化、模拟化的实践教学场所,如智慧农业实训大棚、水产养殖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实践条件。
2.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同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推广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实践操作中讲解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技能掌握水平。
2.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线教学平台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利用VR技术模拟农业灾害场景,让学生学习灾害应对和处理方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除了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外,还应将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
2.引入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评价,建立由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组成的评价团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结论
农林牧渔类职教高考技能教学改革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农林牧渔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
[2]教育部等五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22.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4]刘延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