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作者】 肖 萍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北城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论文聚焦“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案例分析,揭示传统英语作业存在形式单一、缺乏分层、实践性不足等问题。基于“双减”减负增效的核心目标,提出趣味性、分层性、实践性、创新性四大作业设计原则,并探索多样化作业形式、分层作业体系、生活化作业内容及多元化评价机制等实践策略。研究表明,优化后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习兴趣与语言应用能力,为小学英语教学落实“双减”政策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作业优化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模式深度变革,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闭环的关键环节,亟需突破传统“重数量、轻质量”的模式。传统英语作业常以机械抄写、习题练习为主,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且学习兴趣下降。如何在减量提质的要求下,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作业,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炼原则、探索策略,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作业形式固化,缺乏吸引力
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多以书面习题、单词抄写为主,学生被动完成重复性任务,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某小学英语作业调研显示,73%的学生认为作业形式单调,仅12%的作业包含实践类任务。
(二)作业内容同质化,忽视个体差异
教师普遍采用统一作业标准,未根据学生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分层设计。基础薄弱学生因难度过高产生畏难情绪,能力较强学生则因缺乏挑战性难以提升,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三)作业评价单一,反馈功能缺失
作业评价多以“对错”“分数”为导向,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发展的关注。学生难以通过评价获得改进建议,家长也无法参与作业指导,导致作业评价未能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以游戏化、情景化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将单词学习融入“单词接龙”“猜谜”游戏,或通过英语短剧表演强化语言应用,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认知特点。
(二)分层性原则
依据学生能力设计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创新三类作业。基础层侧重单词记忆与句型模仿,提高层强调综合运用,拓展层鼓励跨学科探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三)实践性原则
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如用英语制作家庭购物清单、录制旅行介绍视频,将语言学习与真实场景结合,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性原则
引入数字化工具与跨学科元素,如利用英语学习APP完成配音作业、结合美术学科绘制英语故事绘本,打破传统作业形式的局限。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多样化作业体系
1.游戏类作业:设计“英语大富翁”“字母拼图”等游戏,将词汇、语法学习融入趣味活动,如通过掷骰子决定单词拼写任务,增强学习互动性。
2.实践类作业:布置“英语小导游”任务,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校园景点;开展“家庭英语日”活动,要求学生与家人进行简单英语对话,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创意类作业:鼓励学生制作英语主题海报、编写迷你英语故事,或利用动画软件制作英语短视频,培养创新思维与文化表达能力。
(二)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作业层次 目标群体 内容示例
基础层 学困生 单词卡片制作、课文跟读录音
提高层 中等生 情景对话创编、短文改写
拓展层 优等生 英语绘本阅读、跨文化对比研究
(三)完善作业评价机制
1.多元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反馈”模式。例如,学生通过自评表反思作业完成过程,同伴从语言准确性、创意性等维度互评,教师与家长提供改进建议。
2.过程性评价:建立作业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作业中的进步与创新,通过颁发“创意之星”“进步小达人”等荣誉,增强学生成就感。
五、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某小学四年级英语教研组在“Food”单元教学中,设计分层实践作业:基础层学生制作食物单词卡片并录制发音视频;提高层学生设计家庭食谱并拍摄烹饪过程英语解说视频;拓展层学生开展“中外饮食文化对比”调查并制作PPT汇报。实施一学期后,学生作业完成率从78%提升至95%,英语课堂参与度提高30%,期末口语测试优秀率增长22%。
六、结论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多样化形式激发兴趣、分层化设计满足差异、实践性任务提升能力、多元化评价促进发展。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作业模式,将减负与增效有机结合,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向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Z]. 2021.
[2] 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5): 79-85.
[3] 刘道义.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22(09): 18-23.
[4]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6): 77-83.
[5] 陈则航, 王蔷.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途径与方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07): 1-7.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研究;作业优化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实施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模式深度变革,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闭环的关键环节,亟需突破传统“重数量、轻质量”的模式。传统英语作业常以机械抄写、习题练习为主,导致学生负担过重且学习兴趣下降。如何在减量提质的要求下,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作业,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现状、提炼原则、探索策略,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一)作业形式固化,缺乏吸引力
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多以书面习题、单词抄写为主,学生被动完成重复性任务,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某小学英语作业调研显示,73%的学生认为作业形式单调,仅12%的作业包含实践类任务。
(二)作业内容同质化,忽视个体差异
教师普遍采用统一作业标准,未根据学生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分层设计。基础薄弱学生因难度过高产生畏难情绪,能力较强学生则因缺乏挑战性难以提升,违背因材施教原则。
(三)作业评价单一,反馈功能缺失
作业评价多以“对错”“分数”为导向,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发展的关注。学生难以通过评价获得改进建议,家长也无法参与作业指导,导致作业评价未能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以游戏化、情景化设计激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将单词学习融入“单词接龙”“猜谜”游戏,或通过英语短剧表演强化语言应用,契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认知特点。
(二)分层性原则
依据学生能力设计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创新三类作业。基础层侧重单词记忆与句型模仿,提高层强调综合运用,拓展层鼓励跨学科探究,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
(三)实践性原则
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如用英语制作家庭购物清单、录制旅行介绍视频,将语言学习与真实场景结合,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性原则
引入数字化工具与跨学科元素,如利用英语学习APP完成配音作业、结合美术学科绘制英语故事绘本,打破传统作业形式的局限。
四、“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多样化作业体系
1.游戏类作业:设计“英语大富翁”“字母拼图”等游戏,将词汇、语法学习融入趣味活动,如通过掷骰子决定单词拼写任务,增强学习互动性。
2.实践类作业:布置“英语小导游”任务,让学生用英语介绍校园景点;开展“家庭英语日”活动,要求学生与家人进行简单英语对话,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创意类作业:鼓励学生制作英语主题海报、编写迷你英语故事,或利用动画软件制作英语短视频,培养创新思维与文化表达能力。
(二)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作业层次 目标群体 内容示例
基础层 学困生 单词卡片制作、课文跟读录音
提高层 中等生 情景对话创编、短文改写
拓展层 优等生 英语绘本阅读、跨文化对比研究
(三)完善作业评价机制
1.多元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反馈”模式。例如,学生通过自评表反思作业完成过程,同伴从语言准确性、创意性等维度互评,教师与家长提供改进建议。
2.过程性评价:建立作业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作业中的进步与创新,通过颁发“创意之星”“进步小达人”等荣誉,增强学生成就感。
五、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某小学四年级英语教研组在“Food”单元教学中,设计分层实践作业:基础层学生制作食物单词卡片并录制发音视频;提高层学生设计家庭食谱并拍摄烹饪过程英语解说视频;拓展层学生开展“中外饮食文化对比”调查并制作PPT汇报。实施一学期后,学生作业完成率从78%提升至95%,英语课堂参与度提高30%,期末口语测试优秀率增长22%。
六、结论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通过多样化形式激发兴趣、分层化设计满足差异、实践性任务提升能力、多元化评价促进发展。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作业模式,将减负与增效有机结合,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向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Z]. 2021.
[2] 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05): 79-85.
[3] 刘道义.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创新路径[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22(09): 18-23.
[4]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课程·教材·教法, 2015(06): 77-83.
[5] 陈则航, 王蔷.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途径与方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0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