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作者】 王德秀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在继承传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旨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创新、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传承;发展
一、引言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修订,旨在通过优化教材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新教材的创新
(一)章节结构优化
新教材对章节顺序进行了精心调整,以实现内容逻辑的优化。例如,八年级上册初步介绍相对简单的声、光、热等现象,八年级下册开始介绍力学中的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九年级全册则主要让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能量及电磁学规律。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的编排顺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1]。
(二)跨学科实践的融入
新教材新增了跨学科实践栏目,这是此次初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跨学科实践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等跨学科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其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知识点更新与深化
新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引入了新的知识点,并对现有内容进行了深化,以更好地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例如,八年级下册增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章节,九年级上册调整了“比热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顺序,使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四)术语的精准化
新教材对部分重要概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例如,去掉了“量程”的定义,直接改为“测量范围是多少”,方便学生理解;添加了“比值定义法”的描述,为后期很多物理量的学习和理解提供帮助,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等。
(五)实验与习题的加强
新教材强化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突出问题导向,并大幅增加了习题量,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新教材调整了大部分实验的重要程度,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此外,每章节新增了大量习题,题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弱化了物理概念的排析,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关联。
(六)内容表述的精细化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表述上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术语。语言文字规范、准确、通俗、生动,图文配合得当,插图质量进一步提升,版面设计更加美观,可读性强,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和阅读体验。
三、新教材的传承
(一)育人导向的传承
教材是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学习资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因此,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导向,注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此外,培养其科学态度、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新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古今科技、文化发展对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
(二)经典知识的传承
新教材在继承传统教材经典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滑动摩擦力等经典物理概念和定律在新教材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剖析。此外,新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经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的传承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继承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等。此外,新教材还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等。
四、新教材的发展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例如,新教材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强化科学思维教育
新教材在注重知识传授的此外,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教育。系统设计了“方法点拨”旁批,增加了物理学中重要的建模、推理、论证等思维方法学习的内容,以显性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新教材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抽象等过程,建立光线模型,领悟模型建构的意义。
(三)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一方面,新教材融入了反映我国科技成就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介绍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我国新科技成就,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新教材还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如增加趣味性实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等。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教材也注重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新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和模拟探究等,使物理学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便捷。
五、结论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在继承传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新教材通过优化章节结构、融入跨学科实践、更新知识点、精准化术语、加强实验与习题以及精细化内容表述等手段,提升了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此外,新教材还注重育人导向的传承、经典知识的传承以及教学方法的传承;在未来发展中,新教材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思维教育的强化、时代性和适切性的体现以及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引领下,初中物理教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荆鹏.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问题”栏目情境分析与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5,(01):49-52.
[2]邹丽晖.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0):111-117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传承;发展
一、引言
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修订,旨在通过优化教材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新教材的创新
(一)章节结构优化
新教材对章节顺序进行了精心调整,以实现内容逻辑的优化。例如,八年级上册初步介绍相对简单的声、光、热等现象,八年级下册开始介绍力学中的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和规律,九年级全册则主要让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综合性的能量及电磁学规律。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的编排顺序,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1]。
(二)跨学科实践的融入
新教材新增了跨学科实践栏目,这是此次初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跨学科实践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八年级上册的“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探索厨房中的物态变化问题”等跨学科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其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知识点更新与深化
新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引入了新的知识点,并对现有内容进行了深化,以更好地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例如,八年级下册增加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章节,九年级上册调整了“比热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顺序,使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逻辑更加清晰。
(四)术语的精准化
新教材对部分重要概念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例如,去掉了“量程”的定义,直接改为“测量范围是多少”,方便学生理解;添加了“比值定义法”的描述,为后期很多物理量的学习和理解提供帮助,如速度、密度、比热容等。
(五)实验与习题的加强
新教材强化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突出问题导向,并大幅增加了习题量,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新教材调整了大部分实验的重要程度,突出问题导向,强调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不断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和科学思维能力。此外,每章节新增了大量习题,题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弱化了物理概念的排析,加强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关联。
(六)内容表述的精细化
新教材在知识点的表述上进行了细致的优化,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专业术语。语言文字规范、准确、通俗、生动,图文配合得当,插图质量进一步提升,版面设计更加美观,可读性强,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和阅读体验。
三、新教材的传承
(一)育人导向的传承
教材是教育、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学习资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因此,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导向,注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此外,培养其科学态度、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新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古今科技、文化发展对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
(二)经典知识的传承
新教材在继承传统教材经典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滑动摩擦力等经典物理概念和定律在新教材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剖析。此外,新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经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的传承
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继承了传统教材的优点,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等。此外,新教材还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等。
四、新教材的发展
(一)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例如,新教材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强化科学思维教育
新教材在注重知识传授的此外,更加关注学生的科学思维教育。系统设计了“方法点拨”旁批,增加了物理学中重要的建模、推理、论证等思维方法学习的内容,以显性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新教材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抽象等过程,建立光线模型,领悟模型建构的意义。
(三)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
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一方面,新教材融入了反映我国科技成就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介绍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等我国新科技成就,拓宽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新教材还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如增加趣味性实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等。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教材也注重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例如,新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和模拟探究等,使物理学习更加生动有趣、高效便捷。
五、结论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在继承传统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新教材通过优化章节结构、融入跨学科实践、更新知识点、精准化术语、加强实验与习题以及精细化内容表述等手段,提升了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读性;此外,新教材还注重育人导向的传承、经典知识的传承以及教学方法的传承;在未来发展中,新教材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科学思维教育的强化、时代性和适切性的体现以及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的引领下,初中物理教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荆鹏.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问题”栏目情境分析与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2025,(01):49-52.
[2]邹丽晖.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