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探析

【作者】 何永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基础会计教学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度低等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结合课程思政理念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出“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以我校会计专业为例探讨项目化教学实践,旨在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一、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对象特点
  1. 学习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成绩偏低、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对会计科目借贷关系、会计恒等式等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2.学习动机分化
  约40%学生因家长选择专业,缺乏职业认同感;约35%学生存在“重技能轻理论”倾向。
  3.信息化接受度高
  00后学生更适应多媒体互动学习方式,传统板书教学吸引力下降。
  (二)现存教学问题
  1. 教材内容滞后
  部分教材仍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主案例,缺乏电商、服务业等新兴行业实例。
  2.实践教学资源极度匮乏
  校内实训室多为通用型会计模拟系统,缺乏电商财务等特色模块。校外实习基地覆盖率不足20%,学生难以接触典型财务场景。学校仍在使用算盘进行珠算教学,与现行背景下的数字财务需求严重脱节。
  3.校评价体系单
  期末笔试成绩占比达70%,忽视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实操考核。
  4.师资队伍结构失衡
  我校会计专业教师中,具有财务经验的不足25%,68%的教师未参与过企业实践等相关培训,对财务云平台、区块链支付等新技术掌握率不足10%。
  二、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一)课程体系重构
  1. 模块化教学设计
  (1)基础模块:会计要素认知→会计等式应用→凭证账簿操作。
  (2)拓展模块:ERP沙盘模拟→纳税申报实训→财务软件操作。
  (3)创新模块:智能财务机器人基础→大数据分析案例。
  2. “岗课赛证”四维融合 
  (1)岗位需求:在课堂中重视财会行业里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出纳等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的教学,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例如,会计核算岗位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进行账务处理,对接出纳、会计助理岗位技能标准进行教学。
  (2)课程体系:对中职财会专业而言,课程设置会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安排。基础会计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记账方法;财务会计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处理企业日常财务业务等。同时融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大纲进行教学。
  (3)技能竞赛:财会专业有会计技能大赛等相关赛事。比赛内容和岗位技能紧密相关,如会计技能赛项包括会计手工和会计电算化,其中手工环节考核学生对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等内容,这些都是实际财会岗位的关键技能。我校每年组织校内手工会计比赛、珠算比赛、会计电算化比赛,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市技能大赛。
  (4)证书考核:推行“1+X”智能财税证书、“1+X”业财一体化证书试点工作。
  四者融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通过竞赛提升学生技能,凭借证书检验学习成果,全面提升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情境教学法应用  
  设计“小微企业开办”项目,贯穿8个教学单元:
  (1)情境1:初创企业注册筹备会(涉及实收资本科目)
  场景设定:
  学生分组扮演创业者、财务顾问、律师,模拟初创公司(如科技工作室)注册场景。教师提供背景信息:公司计划注册资本100万元,股东约定5年内缴足;初始需购买设备、支付房租等,资金需求20万元。
  任务与讨论:
  ①创业者提出认缴方案(如首期出资20万,剩余分阶段缴),财务顾问核算资金缺口;
  ②律师讲解认缴制下股东责任(如公司破产时需提前缴足出资);
  ③学生完成首期出资的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20万,贷:实收资本20万),理解“认缴未实缴”无需账务处理的规则。
  (2)情境2:设备采购完成,入账准备(固定资产核算)
  场景设定:
  学生分组模拟企业财务部,已完成办公设备采购(如5台电脑,单价5000元,增值税率13%,运费500元,款项已银行支付)。
  任务与操作:
  ①判断资产属性:讨论电脑是否符合固定资产定义(使用寿命超1年、非货币性资产);
  ②计算入账价值:
  引导学生分析构成:买价(5000×5)+运费=25500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25000×13%)计入“应交税费”,不计入资产成本;
  ③编制记账凭证:
  借:固定资产——电子设备 25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250  
  贷:银行存款 28750  
  2. 信息化教学实践
  (1)使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完成银行对账、成本核算等复杂业务。
  (2)通过“云班课”发布凭证填制微课,实现翻转课堂。
  (3)运用“问卷星”进行课堂测试,即时分析知识盲点。
  3. 课程思政融合  
  (1)在“财产清查”章节融入诚信教育案例。
  以现金盘点中的“诚信抉择”为例进行场景设定:学生分组模拟企业财务部,对出纳保险柜进行突击现金盘点。账面上现金余额应为5000元,但实际盘点仅4800元。出纳(由学生扮演)坚称“可能记账错误”,提议调整账目平账。
  任务与讨论:
  ①分析差异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现金短缺的可能原因(挪用、误记、舞弊等);
  ②诚信抉择环节:若选择直接调账平账,会掩盖问题,违反会计诚信原则;若如实上报并追查,需遵循“账实相符”要求,维护企业资产安全;
  ③延伸讨论:结合《会计法》中“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条款,强调诚信是会计职业底线。
  (2)通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讨论会计职业道德。
  通过“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从会计职业道德的角度深入剖析,该事件存在诸多严重问题。
  三、深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加强师资建设 
  安排教师每学期参加不少于20天的企业实践;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会计+信息技术)。
  2. 开发立体化教材
  配套AR技术实现凭证3D展示;编写《常见业务200例》校本实训手册。
  3. 构建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数据库;每学年修订10%以上的教学案例。
  结语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需要始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应继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Z].2021.  
  [2]王华.智能时代会计职业能力框架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