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个性化策略探讨

【作者】 蒙双文

【机构】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实施个性化策略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通过分析当前高中生德育现状,指出传统德育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提出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德育策略。文章强调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情感共鸣及家校合作等关键要素,希望能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提升德育实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个性化德育策略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效果,为高中班主任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个性化策略;因材施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中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这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一刀切”德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探索并实施个性化德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如何根据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作为塑造学生品格、引领价值导向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石,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审视当前德育实践,不难发现其面临的局限与挑战。德育内容往往局限于既定教材,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共鸣。德育方法则多沿袭传统,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德育效果参差不齐,甚至在某些学生中引发抵触情绪。
  面对教育改革的浪潮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个性化德育策略的提出显得尤为必要。教育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这要求德育工作必须打破传统框架,探索适应新时代学生特点的新模式。同时,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日益凸显,他们渴望在德育中获得更多自我表达与选择的空间,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
  二、个性化德育策略的实施路径
  (一)深耕细作,绘就学生个性化画卷
  班主任需成为一位敏锐的观察家,在日常的点滴中细致捕捉学生的独特之处。在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举手发言、每一次目光交汇,都是他们学习热情的直接反映;在课后,无论是与同学的欢声笑语还是独处的静静思考,都可以侧面勾勒出他们的性格轮廓。同时,学生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如同两扇窗,透过它们,班主任可以窥见学生内心深处的梦想与向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班主任可以设计精细的调查问卷。问卷中的问题需精心构思,旨在深入探寻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泉,初步揭示他们的职业规划方向。同时,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深入交谈,班主任可以逐步揭开学生家庭背景与成长经历的神秘面纱,这就像是在细细品读一本关于学生生命历程的书,让学生的成长轨迹逐渐变得清晰明了。
  (二)因材施教,让德育之花绚丽绽放
  德育活动,应避免一成不变的灌输模式,转而追求贴近学生个性的滋养方式。班主任需深入洞察每位学生的性格特质,犹如农人熟知土壤,方能播撒最适宜的种子。对于内向型学生,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而又充满互动的环境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声音,也鼓起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同伴的鼓励与陪伴下,这些原本沉默寡言的孩子,开始慢慢地敞开心扉,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外向型学生,则更适合在公众演讲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他们天生热爱表达,渴望被看见、被听见。在这样的舞台上,他们可以尽情挥洒自信,用激昂的言辞传递自己的热情与梦想。每一次的演讲,都是对他们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也是对他们领导能力的一次锻炼。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德育活动更添生机与活力。其中,艺术爱好者在美育课程中沉浸,色彩与旋律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媒介;科技迷则在科技创新项目中大展身手,每一次的探索与尝试,都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这样的德育活动,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德育的种子,让德育之花在他们心中绚丽绽放,绽放出独一无二的色彩。
  (三)情感共鸣,构筑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作为引领学生心灵成长的向导,需具备倾听的艺术,用耳朵捕捉学生内心的微妙变化,以心灵感知他们的情感起伏。在这一过程中,“心语信箱”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学生倾诉心声与烦恼的私密空间。学生们在此放下戒备,真诚地表达自我,而班主任则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倾听者。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师生座谈会,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自由发言,分享学习的收获与生活的点滴,班主任则以平等的身份加入,给予积极的反馈与建设性的建议。这种平等、开放的交流环境,使得师生间的距离悄然缩短,情感在互动中逐渐加深。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分享个人的成长经历与人生感悟,那些关于坚持与追求的故事,关于挑战与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诚与温情,从而更加敬爱与信赖班主任。这样的师生关系,如同和煦的春风,悄然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促使德育的理念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四)家校携手,共绘德育新篇章
  班主任与家长,如同教育舞台上的双簧,需紧密配合,方能奏出和谐的乐章。第一,要建立紧密的沟通机制。班主任需定期向家长分享学生的成长点滴,从课堂的活跃表现到课后的默默努力,无一不成为家长了解孩子的窗口。同时,家长也向班主任反馈孩子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细节,为班主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学生画像;第二,家校联系手册与线上家长会,则是沟通机制的两大法宝。它们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家校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第三,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分享彼此的感悟,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更让孩子在阅读的海洋中汲取知识的养分。最后,教师还可以与社区合作,让他们志愿参加服务项目,让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学会关爱与奉献。
  结语
  个性化德育策略的实施,为高中班主任提供了全新的工作视角与实践路径。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强化情感共鸣及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够更有效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这一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未来,高中班主任应继续探索与创新,不断优化个性化德育策略,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莹娇. 互联网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策略[J]. 互动软件,2021(7):5464. 
  [2]邹桂先. 网络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J]. 电脑校园,2021(10):2959-2961.
  [3]杨鑫.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法探析[J]. 华夏教师,2024(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