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解读及教学应对策略

【作者】 肖 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伴随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基础,持续迭代更新,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呈现出多方面的显著变革,词汇维度上,部分词汇提前编入低年级教材,难度提升且复现频率增加,着重语块学习。语法方面,内容前置且复杂程度加深,语音知识系统地融入单元教学。话题既拓展范围又提前引入。这些调整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需精准解读新教材创新点,制定契合实际的教学策略,诸如情境化词汇教学、系统化语法指导,这对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至关重要。
  关键词: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解读;教学应对
  教育改革的推进促使教材不断革新。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应时而生,积极回应新时代对英语教学的严格要求。新教材突破传统,在词汇、语法、语音及话题等方面实现创新,词汇难度提前提升,语音知识不再被忽视,语法内容前置并深化,话题范围拓展且提前。教师深入分析这些变化,探寻适配的教学路径,对优化课堂教学、助力学生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亦是当下初中英语教学亟待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特点解读
  (一)词汇难度与复现率调整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在词汇板块的革新十分显著。以往多见于较高年级的部分词汇,如今在低年级教材中便已出现。就拿“country”来说,旧版教材将其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而新版直接在七年级第一单元就予以呈现;“information”“hobby”等词也遵循同样的规律。这种变动使得学生在初中学习的起始阶段,就要面对更为丰富多元的词汇,无疑增加了词汇学习的难度。
  同时,新教材编写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全面涵盖要求掌握的词汇。为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词汇,教材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词汇复现率。不再孤立地罗列单词,而是将词汇学习巧妙融入各类语境中,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含义与使用特征。比如,在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中,“club”一词多次出现,学生能够借此充分理解该词在描述校园社团场景时的用法。此外,教材特别重视“语块”学习,像“make a plan”“take part in”等常见语块,有助于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的流利度与准确性,让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更为牢固。
  (二)语音知识板块强化
  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在语音知识板块的设置上有了重大突破。不再仅仅把语音知识放在附录部分,而是在每个单元都正式融入相关内容。语音知识教学遵循科学的训练体系,拼读规则训练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首先,学生系统学习44个音素,精准掌握每个音素的发音;接着,归纳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见读音规律,例如“ea”在不同单词中可能发[i?](如“tea”)或[e](如“bread”);最后,回归音素归纳,强化学生对音素与字母对应关系的理解。
  朗读技巧训练同样全面且细致,涵盖单词重读、语调变化、连读等多个方面。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学会根据句子含义和情感合理运用重读,使表达更具感染力;掌握不同语调在一般疑问句、陈述句中的正确使用;熟悉连读规则,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系统且详尽的语音知识编排,旨在让学生具备“看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为他们后续标准且流利的英语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三)语法内容提前与深化
  新教材在语法内容的安排上做出了大胆调整,部分语法知识提前讲授。原本在七年级下册才出现的情态动词和there be句型,现在已提前至七年级上册。不仅如此,句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必要从句的使用也有所增加。这种变化对学生语法学习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在低年级阶段就构建起扎实的语法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后续更为复杂的语法知识。
  例如,在学习情态动词“can”“may”“must”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它们的基本含义与用法,还需要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不同语气和语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循序渐进与前后衔接,帮助学生逐步搭建起完整的语法知识框架。
  二、基于2024年新教材特点的教学应对策略
  (一)词汇教学策略
  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视频、动作等丰富多样的手段创设生动语境。当教授“apple”一词时,教师可以直接展示苹果实物,让学生直观感知其外形、颜色等特征,同时清晰读出单词发音,使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快速建立起语境与语义的紧密联系。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对中文释义的依赖,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分析理解词汇的能力,避免学生陷入孤立读词汇表或机械记忆单词的困境。
  教师应摒弃传统单纯解释单词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孤立记忆单词的低效模式,积极采用“词—句—篇”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简短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篇至关重要。例如,在教授“travel”相关词汇时,教师可以提供一篇关于旅行经历的短文,文中包含“travel”“journey”(下转第79页)(上接第80页)“trip”等词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够切实感受到这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与具体运用,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从而提升词汇学习效果。
  (二)语音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授英语单词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音、形、义有机结合。在呈现新单词时,先播放单词读音,让学生仔细倾听,随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单词由哪些字母组成,每个字母又对应怎样的读音,逐步探究读音与拼写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比如,教“banana”一词时,教师先读单词,学生跟读,然后分析“ba”发[b?],“na”发[n?],帮助学生掌握拼读规则。在教学生词时,可以将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尝试按音节划分并试读,再由教师进行规范带读。通过长期训练,努力让学生在初中阶段熟练掌握“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技能。
  (三)语法教学策略
  鉴于新教材语法内容提前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教授提前到七年级上册的情态动词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已掌握的一般现在时等基础知识,回顾动词的基本形式与用法。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入情态动词,详细讲解其意义和用法,比如“can”表示能力,“may”表示许可或可能性等。教学过程遵循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原则,先从简单的例句入手,让学生熟悉情态动词的基本结构与表达,再通过更多复杂语境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情态动词的理解与运用。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于词汇、语法及语音等多方面推陈出新,既为初中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空间,也带来不小挑战。教师需深度钻研新教材,把握其特性与变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此挖掘教材潜力,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稳步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杰,李澧.发挥核心素养统领作用,落实英语课程育人目标——科普版初中英语新教材解读[J].福建教育,2024,(42):48-53.
  [2]张宇峰.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解读及教学应对策略[J].吉林教育,2025,(0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