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有效利用外刊阅读进行科学备考
【作者】 王 静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科学备考应将外刊阅读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紧密融合,教师唯有熟悉课程标准和试题来源,才能达到备考的最佳状态。当前高三学生备考的稀缺资源是外刊原文,教师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与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外刊原文在学生备考过程中的利用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课程标准;外刊阅读;读写结合;科学备考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在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总计不少于4.5万词;在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总计不少于10万词。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足且有意义的课外阅读,将外刊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十分必要。近年来高考外刊阅读材料的占比呈上升趋势,故日常教学中应增加学生阅读外刊的质和量。高考英语试题所用语料大多选自英语原版刊物和网站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文章,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外刊原文在备考中具有的优势
外刊阅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或新闻类网站的各类原版英语素材。笔者通过搜索网站、订阅公众号等方式获取一些主流媒体的文章,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英国自然杂志》等。这些文章往往用词精准,我们不仅可以在精读和泛读中扩充词汇量、学习到比较地道的表达法,同时,许多严肃外刊的话题广、信息量大,能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前沿新知、世界文化,观点也很有思辨性,是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最佳方式。
三、外刊原文在备考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一)对接高考要求,扩展阅读素材
1. 教师可以三大主题语境为参考,在众多外刊资源中选择思想性、教育性强的语篇,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课程标准。教师可以加工语篇,满足深度学习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词语,如习语、术语、专有名词等,可加注汉语解释。教师对文本的改编必须尊重原始材料,保留原文的基本框架和思想精髓,保持作者的语言风格,在照顾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材料。
2. 在删减外刊文章时,需要教师通读全文领会文章主旨大意之后,再进行相应地删减。可以删除的内容包括:表达意义一致的句子、不必要的背景知识、与主旨联系不大的拓展内容、为同一个概念服务的多个例子等。
(二)英语阅读分层提升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外刊进行阅读是提升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挣扎在基础水平之上,让他去读纽约时报没有任何帮助;有的学生沉浸在陈题旧练中,无法拓宽视野水平难以提高。“因材施教”似乎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特长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质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相同教学成果,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1.基础薄弱生
从外刊原文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英语基础能力。阅读难度之内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增加语感,不断加深对词汇与语法结构的理解,并且通过长期的阅读,最终养成英语思维。
2.能力中等生
匹配原创外刊训练;同时提取语篇中的高考考纲词汇,加深词汇记忆,帮助学生进行词汇活用;对重点长难句进行释义,分析结构和成分,提高学生长难句分析能力。通过外刊训练、词汇积累、句法剖析三大方面来提高。
3.能力较强生
推送外刊语篇和最新时事热点,以学生的读看素养、信息提炼素养、逻辑分析素养、思辨素养、语言知识素养、综合语言素养等6大素养为发展要素,打造情景化试题,实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文章的精读讲解
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外刊文章时,可以将“六大要素”的内容逐一介绍,六个要素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做详细阐述,然后着重围绕语言知识一块展开。
1.语篇结构。外刊新闻最常见的是“倒金字塔形”,即按新闻内容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方式呈现全文。这就意味着一篇报道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常被置于开头,即导语部分。如学生能抓住新闻报道的这一结构特点,只要认真阅读首段,便能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巧妙利用思维导图理清不同语篇的思路,如科技版面中英语的魅力是给你打开世界对话的窗口和通往世界的大门。做英语试题时又增长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眼界。
2.语篇知识:新闻报道这一文体并不常见于课本,但近年已多次出现在高考阅读理解真题中,这就要求老师利用外刊文章向学生们补充新闻报道的重要语篇知识,如“新闻报道的常见语篇结构、标题特征和语言特点”等。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精髓,抓住标题传达的内容便能掌握文章主旨。这要求其必须简明扼要,因此常见的新闻标题多为简单句、省略句。有时在保留关键词的同时,会删除一些次要的句子成分,使标题以短语的形式呈现。另外,标题多用一般现在时以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为读者带来新鲜感。高考阅读理解中选择最佳标题是一个常考题型,如果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外刊新闻的学习,学生能够总结出标题的这些特点,则可以帮助他们积累做题技巧,有效地应对这一试题类型。本文标题“Heroes among Us——Special Dolls for Special Kids”,主副标题皆以短语形式呈现,都省略了谓语动词,保留了体现文章主旨大意的关键词。主标题为整篇文章的内容定性,而副标题则具体指出主人公所做的好事内容,做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与总结。
3. 词汇: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阶段的词汇学习要注重在语境中学习词块,“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因此在外刊精读课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熟词僻义,这也是高考在近年来的考查重点;介绍一些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或构词法猜测生词意义;整理出一些学生在课本中很少遇见但却重要的短语及英语中的俗语和俚语。
(四)利用外刊培养读写结合的语言能力
坚持写日记,每天至少写500字。通过每天写作,你将巩固你所学到的一切。它也会迫使你质疑你所写的东西的准确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过程将有助于组织你潜意识中大量的信息。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但一定要用新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来挑战自己。
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把握主旨大意,感知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层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概要写作练习,并以口语形式复述。概要写作要求涵盖要点、逻辑顺畅、语法准确、词汇丰富,能有效训练学生对文本的分层提炼及对语言的组织加工能力。
结语:在繁忙紧张的高考备考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外刊阅读深度教学,配合教材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以《课标》三大主题语境为引领,,精心挑选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意义的外刊语篇,丰富英语教学的德育素材,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8:15-21)
[3] 《教学考试》 高中英语研究中心
[4] 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公众号
[5] 名师在线编辑部
关键词:课程标准;外刊阅读;读写结合;科学备考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指出:在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1500词,总计不少于4.5万词;在选择性必修课程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词,总计不少于10万词。但由于高中阶段学业压力较大,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足且有意义的课外阅读,将外刊融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十分必要。近年来高考外刊阅读材料的占比呈上升趋势,故日常教学中应增加学生阅读外刊的质和量。高考英语试题所用语料大多选自英语原版刊物和网站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文章,在真实语境中考查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外刊原文在备考中具有的优势
外刊阅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英语国家报刊或新闻类网站的各类原版英语素材。笔者通过搜索网站、订阅公众号等方式获取一些主流媒体的文章,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英国自然杂志》等。这些文章往往用词精准,我们不仅可以在精读和泛读中扩充词汇量、学习到比较地道的表达法,同时,许多严肃外刊的话题广、信息量大,能帮助我们了解到很多前沿新知、世界文化,观点也很有思辨性,是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双重提高的最佳方式。
三、外刊原文在备考中的有效应用方式
(一)对接高考要求,扩展阅读素材
1. 教师可以三大主题语境为参考,在众多外刊资源中选择思想性、教育性强的语篇,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落实课程标准。教师可以加工语篇,满足深度学习要求对于难度较大的词语,如习语、术语、专有名词等,可加注汉语解释。教师对文本的改编必须尊重原始材料,保留原文的基本框架和思想精髓,保持作者的语言风格,在照顾学生水平的基础上,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材料。
2. 在删减外刊文章时,需要教师通读全文领会文章主旨大意之后,再进行相应地删减。可以删除的内容包括:表达意义一致的句子、不必要的背景知识、与主旨联系不大的拓展内容、为同一个概念服务的多个例子等。
(二)英语阅读分层提升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外刊进行阅读是提升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挣扎在基础水平之上,让他去读纽约时报没有任何帮助;有的学生沉浸在陈题旧练中,无法拓宽视野水平难以提高。“因材施教”似乎成了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特长对学生进行“分层”,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质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相同教学成果,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1.基础薄弱生
从外刊原文中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升英语基础能力。阅读难度之内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增加语感,不断加深对词汇与语法结构的理解,并且通过长期的阅读,最终养成英语思维。
2.能力中等生
匹配原创外刊训练;同时提取语篇中的高考考纲词汇,加深词汇记忆,帮助学生进行词汇活用;对重点长难句进行释义,分析结构和成分,提高学生长难句分析能力。通过外刊训练、词汇积累、句法剖析三大方面来提高。
3.能力较强生
推送外刊语篇和最新时事热点,以学生的读看素养、信息提炼素养、逻辑分析素养、思辨素养、语言知识素养、综合语言素养等6大素养为发展要素,打造情景化试题,实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文章的精读讲解
教师在课堂中讲解外刊文章时,可以将“六大要素”的内容逐一介绍,六个要素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做详细阐述,然后着重围绕语言知识一块展开。
1.语篇结构。外刊新闻最常见的是“倒金字塔形”,即按新闻内容的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方式呈现全文。这就意味着一篇报道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内容常被置于开头,即导语部分。如学生能抓住新闻报道的这一结构特点,只要认真阅读首段,便能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巧妙利用思维导图理清不同语篇的思路,如科技版面中英语的魅力是给你打开世界对话的窗口和通往世界的大门。做英语试题时又增长了新知识,开阔了新眼界。
2.语篇知识:新闻报道这一文体并不常见于课本,但近年已多次出现在高考阅读理解真题中,这就要求老师利用外刊文章向学生们补充新闻报道的重要语篇知识,如“新闻报道的常见语篇结构、标题特征和语言特点”等。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精髓,抓住标题传达的内容便能掌握文章主旨。这要求其必须简明扼要,因此常见的新闻标题多为简单句、省略句。有时在保留关键词的同时,会删除一些次要的句子成分,使标题以短语的形式呈现。另外,标题多用一般现在时以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为读者带来新鲜感。高考阅读理解中选择最佳标题是一个常考题型,如果在教师的协助下,通过外刊新闻的学习,学生能够总结出标题的这些特点,则可以帮助他们积累做题技巧,有效地应对这一试题类型。本文标题“Heroes among Us——Special Dolls for Special Kids”,主副标题皆以短语形式呈现,都省略了谓语动词,保留了体现文章主旨大意的关键词。主标题为整篇文章的内容定性,而副标题则具体指出主人公所做的好事内容,做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与总结。
3. 词汇: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阶段的词汇学习要注重在语境中学习词块,“通过广泛阅读,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因此在外刊精读课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熟词僻义,这也是高考在近年来的考查重点;介绍一些阅读技巧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或构词法猜测生词意义;整理出一些学生在课本中很少遇见但却重要的短语及英语中的俗语和俚语。
(四)利用外刊培养读写结合的语言能力
坚持写日记,每天至少写500字。通过每天写作,你将巩固你所学到的一切。它也会迫使你质疑你所写的东西的准确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过程将有助于组织你潜意识中大量的信息。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但一定要用新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来挑战自己。
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把握主旨大意,感知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层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概要写作练习,并以口语形式复述。概要写作要求涵盖要点、逻辑顺畅、语法准确、词汇丰富,能有效训练学生对文本的分层提炼及对语言的组织加工能力。
结语:在繁忙紧张的高考备考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外刊阅读深度教学,配合教材教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以《课标》三大主题语境为引领,,精心挑选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意义的外刊语篇,丰富英语教学的德育素材,发挥英语学科的德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3(8:15-21)
[3] 《教学考试》 高中英语研究中心
[4] 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公众号
[5] 名师在线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