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以生为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周 科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以“以生为本”理念为核心,探讨了其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技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等策略。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如《荷塘月色》《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等,展示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主动性不够,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逐步得到解决,“以生为本”的理念随之而生。这种理念要求改变学生当“哑巴”、当“听众”的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声,教师要以学生为根本,变被动教为主动学,让学生尝到做学习主人的成就感,从而真正提高自己水平和成绩。本文主要讨论以生为本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兴趣是前提。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设置阅读阶段,注意阅读的趣味性与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让课堂变得轻松;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所在,主动作为,深入到作品灵魂深处,与作者面对面,体会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文章主要描写景色,教师要从此入手,让学生体会文中精彩的景色描写,再过渡到分析作者借文章抒发的情感。在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即依据文中描写的景色,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身处其境,自由发挥,扮演“导游”和“游客”的角色。“导游”通过前期预习,理解到的文章内涵,再根据自身的旅游经历,向“游客”介绍文中呈现的美景,传递作者借景色所抒发的情感;“游客”在听“导游”讲解的同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导游”的介绍进行质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整个过程中,作为扮演者的学生们,通过扮演活动再次演绎文章,他们的阅读参与度得以提升,阅读效果得以提高,更能在身体力行的活动中切身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在互通有无中深化对文章的解读,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主人的感觉,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一项。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拿来主义》一文,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发言交流中掌握阅读技巧。经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达成一致,认为学习课文的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学习前要充分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掌握文章的时代背景;学习中,划分段落,找出文章中能表明主旨的句子和词语,总结段落段意,挖掘作者所用写作方式方法;学习后,整体分析作者写作意图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按照既定的学习流程,各小组制定小组学习任务,依照阅读的步骤,按时按质完成既定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区分不同体裁,指导形式掌握不同阅读方式。但无论哪种体裁,都要坚持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逐步掌握阅读技巧,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新课标里,情感培养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学生要想象与作者共同思考,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写作时的状态,进而升华自己的素养,丰富自己的情感。
  例如,讲解《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预习课文,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前提下,对文中鲁迅先生对爱国青年的评价进行研究分析。在读到:“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从这段文字中,是否流露出否定?文中还写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从这段文字中,是否流露出认同?通过辩证分析,可以挖出鲁迅先生藏于文字间的情愫:“鲁迅先生为爱国青年的牺牲而哀痛,批判政府;鲁迅先生对爱国青年充满希冀,希望他们不畏强权,勇敢前进,为更好更美的中国的实现而接续奋斗。”《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所表达出的炽热情感跃然纸上,将学生爱国之火点燃,迸发更强的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在深入剖析当前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推行学生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极力倡导的核心思想。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旨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和操控者,使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终身学习的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程燕. 以生为本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J]. 高考, 2023, (01): 79-81.
  [2]殷梅. 以生为本的高中阅读教学研究 [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 (08): 120-121.
  [3]杨敏. 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活起来 [J]. 中学课程资源, 2015, (06):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