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作者】 何 瑶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人民路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管理是在国家方针路线指导下并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管辖,治理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的基本职责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督导和评价等。管理存在于人类一切社会劳动或共同活动中,指挥、协调就是管理。所谓“目标管理”,就是各项活动以紧紧围绕目标并服务于目标为中心、以分解和执行目标为途径、以最佳达成目标为宗旨的管理方法和过程。要实施目标管理,必须树立目标管理意识,认识目标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的关系及其内容要求,学会分解、落实目标和控制目标管理过程,掌握目标管理的考核、评价方法。 
  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基层单位,其管理工作是通过幼儿园中的最小单位——班级来实现的,所以说班级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基础、是核心。作为一名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是我们天天在面对、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带班实践经验,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能组织好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建立健全常规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如果没有健全的常规制度做保障,就会陷于口号,流于形式,班级将会混乱。因此,幼儿园首先要抓好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一系列保教工作规章制度。建立晨间、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及自由活动;教育活动;游戏及区域活动及离园活动各项制度等。制定园长、教师、保育员、医务、财务、后勤、门卫、炊事、清洁工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有关制度及职责均形成书面并张挂上墙,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责任到人。还要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岗位要求”、作息时间安排以及一系列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使教师每天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程序。
  二、充分利用社区和自然资源,满足幼儿成长需要 
  1.社区环境是一部活教材,是幼儿情感教育的优良基地。作为班主任应进一步开发,利用社区中有价值的环境和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设立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入具体地了解身边接触和发生的人和事,感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技能性。引导幼儿到新建的小区参观,了解什么是餐饮、娱乐、超市、医院、学校等,进行随机教育,时刻感受周围的变化,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带领幼儿走进福利院,敬老院,工厂等场所,进行慰问演出和参观,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感。通过社区活动,让幼儿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让其学习良好的社会现象,同时引导幼儿正确面对不良现象,学会辨别是非,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观察能力。 
  2.大自然是生动有趣的大课堂,也是幼儿最喜爱的“百科全书”。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懂得万物生息的自然规律。平时在幼儿园充分利用幼儿园娃娃种植园,让幼儿亲自体验大自然的生活。也可以让幼儿在踏青,远行的过程中主动观察及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花草树木,虫鱼雨露等自然现象。如:组织幼儿去公园参观,幼儿饶有兴趣地观察各种树叶的不同,对地上的小虫子更是流连忘返,兴趣盎然。在天然条件下,幼儿爬山坡,过小河,捡拾花瓣等,让幼儿进一步亲近大自然,提高探究欲望,体验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关系。
  三、做家长认可、满意的班主任,构建和谐的家园联系
  1、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六一文艺演出”、“亲子游戏”、“家园联系栏”等活动进行。另外在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外。还应及时地渗透幼儿教育的理念。如幼儿刚入园时。家长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今天是不是有小朋友推我家孩子了,你看衣服上有土”。“老师,洋洋打我家小孩子”……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家长会的讲话里大量宣传了幼教观念:“孩子上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刚学习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出现上述情况是很正常的。就像孩子刚开始学习用筷子吃饭,肯定吃不好,饭粒撒一桌,如果大人限制、参与过多,孩子学会用筷子的速度肯定会慢一些。”每次家长会,笔者都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讲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这样,家长在情感和行动上就能与教师要求保持一致。也能让家长和教师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励。家园之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力求得到家长支持,相互协调。配合教育孩子。在与家长谈话时,笔者会让家长体验到教师对孩子的帮助是建立在爱孩子的基础上。我们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的关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教师要先把班上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这样再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就比较容易接受。只有和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只要勇挑重担,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加上一个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教师集体,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稳步扎实的开展。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