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有效融合

【作者】 彭春秀 陈文秋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戎州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升了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了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知识获取、艺术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影响,旨在为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课堂;融合策略;教学效果
  一、引言
  美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讲授和示范,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美术课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教学手段,使美术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融合的意义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录像展示艺术作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欣赏艺术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欣赏欲望和学习热情。
  2. 化抽象为形象,促进知识理解
  美术教学中的很多内容,如色彩搭配、空间构图等,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在教授《多姿多彩的靠垫》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展示对称图形的动态变化,使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对称的概念,并启发他们列举出对称的其他实例。
  3. 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名师作品、艺术作品创作背景等,供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和学习。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 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的融入,使美术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直播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个性化的教学。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融合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课件,将美术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教授《童话城堡》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中的魔幻城堡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观察城堡的构图、色彩和装饰,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微课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具有目标明确、内容精炼、形式多样等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例如,在教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时,教师可以录制折剪的步骤视频,供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和学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折剪方法,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让他们在掌握基本折剪方法的同时,进行新的团花纹样的设计创作。
  3. 直播课堂增强互动
  直播课堂是一种新型的在线教学方式,具有实时互动、资源共享等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直播课堂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例如,在教授《昆虫王国》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播课堂展示昆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昆虫的外形、花纹和色彩。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边见过的昆虫及其有趣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虚拟实验室提升实践能力
  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模拟实验环境,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开展虚拟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美术知识。例如,在教授《我们现在和将来》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提供的三维建模工具,引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制作模型。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创新能力。
  四、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融合中的挑战与对策
  1. 挑战
  (1)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度不够: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教学设计和整合。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3)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存在操作不熟练、应用不灵活等问题。
  2. 对策
  (1)加强教学设计和整合: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应注重教学设计和整合,将信息技术与美术知识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中。
  五、结论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教学手段和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为美术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