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2023届高三地理复习总结反思
【作者】 袁祖浩
【机构】 江苏靖江第一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在点滴中过去,2023届高考已经尘埃落定,透视高考试卷,联系我教学实际,现对本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于进一步提高高三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三各阶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高三的复习工作更是需要事先有一个精心、准确、合理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絮地进行教学复习工作,这是能够取得复习成功的首要必备条件。于是,在刚进入高三学期的时候,我和同仁就针对这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和阶段性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我们整个高三的复习工作就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这也为我们高三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了指导性的工作。
二、导学案编制
我们地理组在这几年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一轮复习导学案,在这套学案中,我们有以下几个突破点:(一)完整的知识框架,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查找任何知识点;(二)大刀阔斧的删除一些重复的内容,5本地理教材汇编成三本导学案,减轻学生负担;
三、发挥备课组的合力工作
我们在进行每一阶段性复习工作之前,都会规划安排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在此指导下,我们共同研究复习内容和适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法,并且精心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习题。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和搜集的高考信息和资料进行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备考的质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备课组成员之间遇到问题时,都会本着学习和真诚的态度听取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达到共识以利于教学。
四、应试能力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高中地理兼具文理科特点,学习时应该既强调理解也重视记忆,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并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阐释。一轮复习时,我充分利用知识框架,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主干知识、重要技能。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检测方式(抽背、默写)督促学生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记忆。(页面有限,只截取部分知识框架)
(二)选择题讲解有选择,强化解题过程
选择题讲解时我坚持一个原则: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利用好极课数据,提高习题讲评的针对性、有效性,关注学生共性思维错误,点击目标学生。在进行试题讲解时,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到底是题目看不懂?还是材料看不到?还是知识不清?
(三)创新综合题的讲评方法
综合题讲评时,每个综合题单印一页,留有充足的空间给学生记笔记。讲解时,通过设问,不断培养学生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组织答案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题解题能力的目的。每个综合题都编有序号,讲评结束,我们会要求学生把这些综合题放进整理本里,用于后续复习。
(四)重视区域地理教学
区域性是地理学显著的特点之一。高考试题往往是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因此我们利用假期作业重点区域填图画图,不断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五)规范训练,贯彻限时
进行限时训练,无论选择题或是综合题,都是限时完成,根据高考做题节奏,选择题1-1.5分钟一道,综合题12-15分钟。有两节联课时,进行75分钟仿真考试,将考前指导的注意事项落实到每一次平时训练中。
五、紧盯目标生,主动作为
做好“培优”“托一把”工作,对有希望冲600以上高分的学生进行培优,对普通班一本临界学生进行托一把。除了精心备好、上好周末的培优课和托一把课外,老师还积极地主动作为,利用自习课、活动课、课间,进行个别点击,以课堂提问、方法指导、作业面批、错题分析、谈心鼓励等方式方法,促成目标生主动学习,补上短板。自2021年江苏省实行新高考模式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利用这套复习流程使选择地理科目的学生绝大多数地理高考成绩都不留遗憾。
一、高三各阶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高三的复习工作更是需要事先有一个精心、准确、合理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絮地进行教学复习工作,这是能够取得复习成功的首要必备条件。于是,在刚进入高三学期的时候,我和同仁就针对这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和阶段性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我们整个高三的复习工作就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这也为我们高三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了指导性的工作。
二、导学案编制
我们地理组在这几年的努力下,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一轮复习导学案,在这套学案中,我们有以下几个突破点:(一)完整的知识框架,方便学生快速定位查找任何知识点;(二)大刀阔斧的删除一些重复的内容,5本地理教材汇编成三本导学案,减轻学生负担;
三、发挥备课组的合力工作
我们在进行每一阶段性复习工作之前,都会规划安排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在此指导下,我们共同研究复习内容和适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法,并且精心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习题。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和搜集的高考信息和资料进行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备考的质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备课组成员之间遇到问题时,都会本着学习和真诚的态度听取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达到共识以利于教学。
四、应试能力的培养
(一)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高中地理兼具文理科特点,学习时应该既强调理解也重视记忆,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并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阐释。一轮复习时,我充分利用知识框架,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主干知识、重要技能。同时利用多样化的检测方式(抽背、默写)督促学生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记忆。(页面有限,只截取部分知识框架)
(二)选择题讲解有选择,强化解题过程
选择题讲解时我坚持一个原则:不讲就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利用好极课数据,提高习题讲评的针对性、有效性,关注学生共性思维错误,点击目标学生。在进行试题讲解时,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到底是题目看不懂?还是材料看不到?还是知识不清?
(三)创新综合题的讲评方法
综合题讲评时,每个综合题单印一页,留有充足的空间给学生记笔记。讲解时,通过设问,不断培养学生审题、提取信息、调动知识、组织答案的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题解题能力的目的。每个综合题都编有序号,讲评结束,我们会要求学生把这些综合题放进整理本里,用于后续复习。
(四)重视区域地理教学
区域性是地理学显著的特点之一。高考试题往往是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因此我们利用假期作业重点区域填图画图,不断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五)规范训练,贯彻限时
进行限时训练,无论选择题或是综合题,都是限时完成,根据高考做题节奏,选择题1-1.5分钟一道,综合题12-15分钟。有两节联课时,进行75分钟仿真考试,将考前指导的注意事项落实到每一次平时训练中。
五、紧盯目标生,主动作为
做好“培优”“托一把”工作,对有希望冲600以上高分的学生进行培优,对普通班一本临界学生进行托一把。除了精心备好、上好周末的培优课和托一把课外,老师还积极地主动作为,利用自习课、活动课、课间,进行个别点击,以课堂提问、方法指导、作业面批、错题分析、谈心鼓励等方式方法,促成目标生主动学习,补上短板。自2021年江苏省实行新高考模式以来,教学效果显著,利用这套复习流程使选择地理科目的学生绝大多数地理高考成绩都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