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作者】 万静茹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东城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前教育是促进幼儿个性成长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需要,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安排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从而达到以尊重幼儿差异,有序促进幼儿个性思维成长的目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个性发展;重要性
  根据调查我们能够发现,幼儿的性格特征基本会在7岁左右形成,在七岁之前,幼儿接受的都是学前教育,因此学前教育是幼儿在接受规范化学校教育之前的教育摇篮,对幼儿的性格形成,个性发展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确保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就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对幼儿教育进行创新,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学前教育与幼儿个性发展的关系
  1.1学前教育是幼儿个性培养的基础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个性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必要的学前教育活动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奠定了幼儿未来成长发展的基础。通过学前教育可以融合遗传因素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通过学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多方面的思维认知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认知力等关键因素,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的个性特征,促进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目标。
  1.2幼儿个性特征决定学前教育活动
  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更注重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特征,在促进所有幼儿成长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幼儿的特色成长需求。幼儿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前提,虽然学前教育大纲明确了基本的教学任务,但教师组织开展学前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幼儿的具体情况为前提。幼儿个性思维品质、兴趣、习惯等影响了幼儿教学的形式,教师在关注集体的基础上,更关注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强调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任务,优化互动环境,从而达到所有幼儿发展的目标。幼儿个性现状是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作用
  (一)学前教育能够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
  众所周知,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康人格和品行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其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在幼儿时期所培养出的优秀的个性,会对孩子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对孩子的学习、工作等方面会因其在成长中所形成的人格产生影响。为此,学前教育的工作者,有必要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时刻关注幼儿的个性变化。期间,需注重对幼儿身心发展和情感方面的引导。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为幼儿的发展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对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或不敢主动表现自己的学生,教师则可通过鼓励和赞美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进而使得其能够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得到更好的成长。而对于性格比较活泼的幼儿,教师要能够引导其多交朋友,让这些幼儿用自己的性格来逐渐影响性格内向的幼儿。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结合孩子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锻炼学生综合能力,还促进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控制幼儿的个性情绪
  结合实际调查,幼儿在幼儿时期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这就需要教师在此阶段中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调控能力,進而实现对自我情感稳定驾驭的目的。而在当前学前教育中,对幼儿进行情感调控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学前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此环境下,作为学前教育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能够按照要求,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此期间,教师要能够对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出现问题后的情绪控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为了能够实现该目标,学前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在教学中营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来对幼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其身上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最终在反思过程学会对自己情绪合理控制。
  (三)学前教育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是幼儿开始阶段教育的第一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在2-4周岁期间,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由此能够得出,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则是在幼儿2—4周岁。因而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在各方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表达、智力开发等。因学前教育阶段中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对幼儿个性化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此工作中,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推动幼儿发展。
  三、加强幼儿学前教育的具体策略
  3.1 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
  幼儿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小,没有形成完善的思维能力,仅仅凭借喜好进行日常活动,同时其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弱,很容易发生哭闹现象。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教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往往对幼儿进行简单粗暴的管理,使幼儿被动听从教师的指令进行各种活动,这就导致学前教育的效率比较低下,幼儿也无法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因此要加强学前教育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首先就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理念,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真正做到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构建起融洽平等的互相关系。比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大扫除、植树等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一些怕苦怕难的幼儿也要多鼓励加油,使儿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
  3.2 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直接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其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幼儿的身心发育才能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因此在幼儿的学前教育中,教师就要主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使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中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生活,获得更好的学前教育体验。比如在幼儿园教室和走廊中,教师可以贴上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壁纸,绘制一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减轻学生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跟随教师的脚步主动投入到学前教育活动中。
  结语
  实践证明,幼儿的个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学前教育,只有采取正确的学前教育策略,充分发挥学前教育的优势,才能使幼儿的综合培养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光月.浅谈环境创设在学前教育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8(43):164-165.
  [2]李小琴.浅谈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塑造幼儿的自信、自强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38(41):00145-0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