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三有”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 周星妤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改浪潮中,老师已然成了高效语文课堂的探索者。所谓“三有”课堂,就是引导同学们在“有序”“有趣”“有效”的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本文就先阐述了初中语文“三有”课堂的教学意义,然后提出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三有”课堂教学策略,既而在帮助初中生筑牢根基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关键词:文学价值;课堂氛围;改革方向
  在教改不断优化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三有”课堂作为一种与新教材设计理念高度契合的教学模式,它既能为初中生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又能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为此,如何依据新教材设计理念成功打造“三有”课堂,就需要深入探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三有”课堂的教学意义
  (1)学生学习方面:有序的课堂教学能根据初中语文知识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内容,比如在语法教学中,可从词类基本概念讲起,再到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等复杂知识,逐步引导同学们构建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有趣的课堂可以改变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有效的课堂教学能保证同学们达到预期学习目标,老师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2)教师教学方面:为了实现“三有”课堂教学,老师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有序课堂中,老师要深入研究语文知识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有趣课堂中,老师要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有效课堂中,老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根据同学们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语文课程发展方面:当前语文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三有”课堂中的有序教学符合知识系统性传授的改革方向;有趣教学体现了关注学生兴趣、强调学习积极性的理念;有效教学更是直接呼应了提升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从而推动语文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1]。
  二、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三有”课堂教学策略
  (一)把握知识和逻辑结构,有序开展课堂教学
  有序的教材安排既能让每篇课文发挥最大价值,又能让老师手中掌握最适合初中生的“活儿”,为此,在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把握好知识与逻辑结构,从而让课堂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例如:在《背影》教学中,首先,通过询问同学们对父亲印象最深的画面,引导大家进入关于亲情的情感氛围,进而引出课文《背影》,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字词读音、释义,并结合例句讲解,如“簌簌(sù sù)”,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文中“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生动地表现出“我”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动。其次,要求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哪些内容,初步建立文本逻辑框架,邀请大家回答文章主要情节,如家庭变故——车站送别——忘父买橘——父子分别——别后思念等环节,让他们清晰看到文章内容层次。再者,让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分析作者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重点分析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片段,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让大家体会这些动作描写如何细腻地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和艰难的处境。最后,结合文章内容,探讨父子间的情感变化,从一开始“我”对父亲的不理解,到看见父亲背影时的感动和愧疚,再到后来对父亲的深深思念。通过从字词学习到文本分析,从整体感知到细节研读的方式展开有序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初中生思维的严密、深刻和灵活性。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启趣味学习之路
  在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初中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2]。例如:在《皇帝的新装》教学中,老师可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奇怪的故事,在一个遥远的国度......这个爱好差点让他成为全国的笑柄,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爱好吗?”当同学们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好奇心就会迅速激发,纷纷展开猜测,接着老师又说:“这位皇帝啊,他最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你们猜猜是什么特性?”利用悬念导入,营造神秘有趣的氛围,将同学们带入故事情境。接着将大家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表演故事中的一个片段,如小组A表演皇帝试穿新衣的场景;小组B表演骗子织布的场景;小组C表演大臣和官员查看织布进度的场景,在小组表演后,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分析每个小组表演的优缺点,从而加深对角色的理解。最后引导同学们进行情境续写,如“当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里,他会怎么做呢?大家发挥想象力,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局”,这时同学们便会开始积极构思,有的同学写道“皇帝意识到自己的愚蠢后开始改过自新,关心国家大事”;有的同学写道“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继续自欺欺人,还惩罚了那些说真话的人”,针对大家续写的内容,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不同结局带来的新寓意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促进和谐学习氛围的形成,又能深入理解课文隐藏的文学价值。
  (三)优化教学方式,点亮有效课堂之光
  为了在新教材设计理念初中语文教学中把主导权交还给同学们,就要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为点亮有效课堂提供支持[3]。例如:在《孔乙己》教学中,老师可先播放一段根据《孔乙己》改编的动画视频片段,展示咸亨酒店的热闹场景和孔乙己的独特形象,让同学们对故事有一个直观的初印象,接着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对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等展开详细分析,并由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反驳。同时,引导同学们从不同人物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来挖掘文章主题,让大家绘制简单的人物关系图,试着从关系图呈现出社会的冷漠和残酷。此外,老师也可布置课后小调研,让同学们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类似孔乙己这种受旧观念束缚或被周围人歧视的现象,然后将其写成简短的报告,并深入思考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此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根据以上相关阐述和分析,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它承载着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素养的重任,而传统语文课堂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这就需要依据新教材设计理念构建“三有”课堂,如把握知识和逻辑结构,有序开展课堂教学、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启趣味学习之路、优化教学方式,点亮有效课堂之光等,这样才能促进初中生学习方式变革和落实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詹薇.指向新教材设计理念的初中语文“三有”课堂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4,(10):44-48.
  [2]周晓平.“三有”课堂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4,(09):33-36.
  [3]边宗英.“三有”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09):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