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幼儿启蒙中舞蹈的重要意义
【作者】 方 鑫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凤栖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舞蹈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形式,本文在探究幼儿启蒙教育中舞蹈的多个方面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论述了舞蹈在幼儿启蒙中的特点,本文深入探究舞蹈对幼儿身体、心理、社交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意义。提出了选取教材需要注意适龄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学方式方法应该采用游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组织形式应包含集体教学、小组活动、个别指导等要点。且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与爱心耐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幼儿启蒙;舞蹈设计;创新发展
一、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幼儿教育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以丰富多样的动作、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激发着他们的兴趣与参与热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为孩子提供全面、有效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舞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舞蹈在幼儿启蒙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时期是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发展的关键阶段。舞蹈包含了各种身体动作的组合,如弹跳、旋转、延展等。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地调整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控制力,例如,在学习一个古典舞组合时,幼儿要同时控制手臂的摆动、眼睛的随动以及身体的呼吸律动配合。通过动作的反复练习,从而逐步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增强身体肌肉素质呢耐力
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来完成。像基本功里的控制训练,能够锻炼孩子的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而一些跳的动作则有助于增强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同时,舞蹈练习通常是持续进行的,这对幼儿的肌肉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例如,在练习一个欢快的舞蹈时,幼儿可能需要连续多次重复动作练习,这使得他们的肌肉在不断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中,逐渐增强力量和耐力,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提供有力支持。
3、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激发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元素,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旋律,展现人体的美感和情感。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到舞蹈的艺术魅力,学会欣赏舞蹈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儿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还能促进他们对其他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
在舞蹈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快乐、悲伤、兴奋等不同情感,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同时,培养幼儿用舞蹈动作生动地表现故事、情境等内容,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三、舞蹈教育的特点
1、具体形象,利于理解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动作来表达心中所想和展示美学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直接表达出舞蹈动作的含义和情绪。这种直接的表现形式能够使得幼儿更加理解舞蹈的内容和含义,从而提高兴趣激发参与度一同和老师到舞蹈的学习中来。
2、载歌载舞,激发兴趣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幼儿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载歌载舞,享受这舞蹈、音乐带来的乐趣,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富有很强的童趣,能够很快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能力。同时,载歌载舞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情绪表达,提高审美能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一种表达演员情感的行为,在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孩子内心的想,例如学习一组蒙古的组合,让孩子们感受蒙古族小朋友的豪迈之情,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通知通过民族舞蹈的学习还能够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各个民族的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共情力。
四、启蒙舞蹈活动设计的要素
1、舞蹈组合选材
舞蹈组合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领悟水平。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人物单一、动作反复、节奏感强的组合,如《鹅鹅鹅》《小红象》等;中班可以选择有一点情节变化、动作变化的舞蹈组合,如《快乐的牧羊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大班小朋友则可选择有一些技巧性的小组合,如《来跳舞》《小道童》等。所选舞蹈应能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如互帮互爱、勇敢自信等。也应注意趣味性,以有趣的人物角色、欢快的节奏吸引着幼儿。还要注重选取的丰富性,涵盖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特色的小舞蹈,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7页)
2、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将舞蹈启蒙和游戏相结合,例如“我扮你来猜”游戏,让幼儿一边模仿老师扮演出来的各种小动物的姿态动作一边才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增强舞蹈启蒙的趣味性。示范教学也是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优美、准确的展示出舞蹈动作,让幼儿通过自信观察领悟动作要点。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舞蹈动作的由来和情感的表达等,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提问小天鹅吃到小鱼和没有吃到小鱼动作变化等。
3、组织形式多样性
集中教学适合对舞蹈基础功和基本动作的讲解,如组合里的脚位、手位训练等,老师可以统一指导,幼儿集中学习,提高幼儿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还有团队协作能力。小组练习可针对创编、舞蹈表演等的练习,幼儿分小组合作练习,一同完成舞蹈动作,提升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个别指导就是针对幼儿在舞蹈练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如某个眼神没有到位、节奏感不明确等,老师则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补充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五、结论
综上所述,舞蹈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舞蹈对幼儿的启蒙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它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舞蹈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能力的锻炼、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能够在情感表达、创造力等方面滋养着幼儿的全方面发展,舞蹈为幼儿开启了一扇通向全面发展的大门。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舞蹈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来到舞台上绽放光芒,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使其在舞蹈的陪伴下,在艺术的滋养中,迈出健康、快乐、富有创造力的人生步伐。
关键词:幼儿启蒙;舞蹈设计;创新发展
一、引言
舞蹈作为一种幼儿教育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以丰富多样的动作、优美动听的旋律和生动形象的表演形式,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激发着他们的兴趣与参与热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为孩子提供全面、有效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舞蹈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舞蹈在幼儿启蒙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幼儿时期是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发展的关键阶段。舞蹈包含了各种身体动作的组合,如弹跳、旋转、延展等。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地调整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控制力,例如,在学习一个古典舞组合时,幼儿要同时控制手臂的摆动、眼睛的随动以及身体的呼吸律动配合。通过动作的反复练习,从而逐步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增强身体肌肉素质呢耐力
舞蹈中的许多动作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来完成。像基本功里的控制训练,能够锻炼孩子的腹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而一些跳的动作则有助于增强腿部和臀部肌肉力量。同时,舞蹈练习通常是持续进行的,这对幼儿的肌肉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例如,在练习一个欢快的舞蹈时,幼儿可能需要连续多次重复动作练习,这使得他们的肌肉在不断的收缩与舒张过程中,逐渐增强力量和耐力,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提供有力支持。
3、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激发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元素,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旋律,展现人体的美感和情感。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到舞蹈的艺术魅力,学会欣赏舞蹈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儿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还能促进他们对其他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
在舞蹈中,幼儿能够体验到快乐、悲伤、兴奋等不同情感,从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同时,培养幼儿用舞蹈动作生动地表现故事、情境等内容,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三、舞蹈教育的特点
1、具体形象,利于理解
舞蹈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动作来表达心中所想和展示美学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直接表达出舞蹈动作的含义和情绪。这种直接的表现形式能够使得幼儿更加理解舞蹈的内容和含义,从而提高兴趣激发参与度一同和老师到舞蹈的学习中来。
2、载歌载舞,激发兴趣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幼儿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载歌载舞,享受这舞蹈、音乐带来的乐趣,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富有很强的童趣,能够很快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能力。同时,载歌载舞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情绪表达,提高审美能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是一种表达演员情感的行为,在舞蹈启蒙教育中,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幼儿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孩子内心的想,例如学习一组蒙古的组合,让孩子们感受蒙古族小朋友的豪迈之情,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通知通过民族舞蹈的学习还能够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体会各个民族的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共情力。
四、启蒙舞蹈活动设计的要素
1、舞蹈组合选材
舞蹈组合的选取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特点和领悟水平。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人物单一、动作反复、节奏感强的组合,如《鹅鹅鹅》《小红象》等;中班可以选择有一点情节变化、动作变化的舞蹈组合,如《快乐的牧羊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大班小朋友则可选择有一些技巧性的小组合,如《来跳舞》《小道童》等。所选舞蹈应能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品德教育,如互帮互爱、勇敢自信等。也应注意趣味性,以有趣的人物角色、欢快的节奏吸引着幼儿。还要注重选取的丰富性,涵盖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特色的小舞蹈,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7页)
2、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将舞蹈启蒙和游戏相结合,例如“我扮你来猜”游戏,让幼儿一边模仿老师扮演出来的各种小动物的姿态动作一边才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增强舞蹈启蒙的趣味性。示范教学也是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优美、准确的展示出舞蹈动作,让幼儿通过自信观察领悟动作要点。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思考舞蹈动作的由来和情感的表达等,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提问小天鹅吃到小鱼和没有吃到小鱼动作变化等。
3、组织形式多样性
集中教学适合对舞蹈基础功和基本动作的讲解,如组合里的脚位、手位训练等,老师可以统一指导,幼儿集中学习,提高幼儿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还有团队协作能力。小组练习可针对创编、舞蹈表演等的练习,幼儿分小组合作练习,一同完成舞蹈动作,提升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个别指导就是针对幼儿在舞蹈练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如某个眼神没有到位、节奏感不明确等,老师则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补充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五、结论
综上所述,舞蹈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舞蹈对幼儿的启蒙是全方位、多元化的,它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幼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小班、中班、大班。舞蹈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能力的锻炼、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更能够在情感表达、创造力等方面滋养着幼儿的全方面发展,舞蹈为幼儿开启了一扇通向全面发展的大门。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舞蹈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来到舞台上绽放光芒,为幼儿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使其在舞蹈的陪伴下,在艺术的滋养中,迈出健康、快乐、富有创造力的人生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