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高 滨

【机构】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该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实践技能。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如“电磁振荡”、“简谐运动”、“圆周运动”及“曲线运动”四个章节,分析了如何在导入环节、生活化问题、两难情境及探究方案的支持下,实践探究式教学法,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和能力培养。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高中物理;自主学习;电磁振荡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与推广。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打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空间。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在导入环节营造探究氛围
  在探究式教学法中,导入环节的设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至关重要。在“电磁振荡”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营造探究氛围,例如提问:“手机无线充电是如何实现的?这种技术与电磁振荡有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他们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着,教师可以展示一个LC振荡电路模型,并提出问题:“在这个电路中,电容和电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和磁场之间的能量转化过程,帮助他们逐步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和引导,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渐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去,形成对课堂内容的初步认识。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后续的探究式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二、以生活化问题开启探究序幕
  在探究式教学中,以生活化问题引入探究序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在“简谐运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秋千的摆动或钟摆的运动,提出问题:“为什么秋千的摆动总是往复的?它的运动和时间有什么关系?”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激发探究兴趣。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秋千摆动的幅度和摆动时间之间是否有关系?”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开始对简谐运动的规律产生疑问,并尝试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或设计简单的实验,如用弹簧振子或摆锤来探究物体的振动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过渡到对物理规律的探索。这种基于生活化问题的引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理解简谐运动的核心原理,推动课堂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以两难情境创造探究条件
  在探究式教学中,利用两难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与深入探讨。在讲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两难情境: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在两根长度不同的绳子上做圆周运动,要求学生预测哪个小球所受的向心力更大。这种情境打破了学生的常规认知,迫使他们思考绳子长度、速度以及向心力之间的关系。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假设,从而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些学生可能认为绳子越长,小球运动时的向心力就越小;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认为向心力与运动速度关系更大。这一两难情境促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并通过实验或公式推导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圆周运动的理解,还提高了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设计有效地支持了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四、以探究方案支持学生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合理的探究方案以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在“曲线运动”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小球沿斜面滑下后进入平面运动的实验,帮助他们探究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的关系。教师首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是加速的,而进入平面后则变为匀速运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例如让学生测量小球在不同角度斜面上的加速度,并使用视频分析工具追踪小球的运动轨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提供实验器材、数据记录表等支持学生完成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规律。通过制定探究方案,教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物理理论,提升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有效推动探究式学习的进行。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法值得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应国.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 (26): 3-5.
  [3]高超.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J]. 新课程研究, 2022, (35): 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