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讨农村初中如何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刘 敏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东观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着重探讨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优化实验教学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详细阐述了农村初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的诸如实验设备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滞后等诸多困境,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策略,包括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巧妙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持续加强教师培训以及积极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等,旨在全方位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切实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学习兴趣
一、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其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而言,化学实验不仅是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抽象化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更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受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棘手的难题。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在农村初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进而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困境
(一)实验设备和药品短缺
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往往捉襟见肘,这直接导致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无法跟上教学需求的步伐。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多个班级同时进行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实验药品的种类有限,更新缓慢,一些常用药品甚至经常缺货,这无疑给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部分农村初中,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师极度匮乏,现有的化学教师可能在实验教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他们在实验设计、操作指导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方面能力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服务,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将实验教学置于从属地位,仅仅将其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点缀。更有甚者,直接以讲解实验来替代实际操作,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四)学生基础薄弱
农村学生相较于城市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源和良好学习条件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导致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普遍不足。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法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环节,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提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开展实验
1.巧用生活物品替代实验仪器
尽管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短缺,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部分实验仪器。例如,用废弃的矿泉水瓶经过简单加工后可以代替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注射器因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完美地替代滴管进行少量液体的滴加;而普通的玻璃杯则完全能够胜任烧杯的角色,用于溶液的配制和反应容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实验仪器短缺的燃眉之急,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就地取材选取实验药品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化学实验药品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中就地取材,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实验药品。比如,草木灰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钾成分,可以代替纯碱用于某些实验;石灰水可以通过将生石灰加水熟化后获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氢氧化钠溶液;食醋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醋酸,在一些需要使用稀酸的实验中可以发挥类似稀盐酸的作用。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亲近自然,热爱化学。
(二)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1.生动展示实验过程
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操作难度较大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清晰、详细的实验过程。例如,浓硫酸的稀释实验由于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不适合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实验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避免溶液飞溅造成伤害。同时,多媒体还可以通过慢放、特写等功能,突出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要点。
2.借助虚拟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虚拟实验软件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这些软件通常具有高度逼真的模拟效果,能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和药品,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软件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这种虚拟实验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大胆尝试和探索,还能够反复练习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流程,增强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虚拟实验软件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加强教师培训
1.定期组织专业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验教学培训活动。这些培训可以邀请化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内容涵盖最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以及实验教学设计、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通过参加这些培训,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学经验,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到实验教学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其他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与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通过这种校际交流活动,教师能够借鉴他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1.组建化学实验兴趣小组
成立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兴趣小组可以定期组织课外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项目,如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大胆尝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举办化学实验竞赛
举办化学实验竞赛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和竞争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竞赛的内容可以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还能够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
在讲解水的净化这一章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农村常见的材料如小石子、细沙、纱布、木炭等制作简易净水器。首先,学生将纱布剪成合适的大小,用绳子扎紧在瓶口作为第一层过滤;接着,在瓶中依次加入小石子、细沙和木炭,形成多层过滤层。然后,将浑浊的水倒入自制的净水器中,观察过滤后的水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直观地了解了水的净化原理,即通过过滤和吸附去除水中的杂质,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生们在实验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
教师布置学生在家中利用废旧的铁钉、水杯等进行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学生分别设置了三组实验:第一组将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第二组将铁钉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第三组将铁钉一半浸没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记录下了每组实验中铁钉的生锈情况,并分析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这个课外实验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化学的存在,增强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农村初中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采取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巧妙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持续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大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就一定能够显著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大幅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从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有信心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优质、高效的化学学习环境,充分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和探索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学习兴趣
一、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其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而言,化学实验不仅是帮助他们深刻理解抽象化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更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然而,受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棘手的难题。因此,深入探讨如何在农村初中切实有效地开展化学实验,进而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困境
(一)实验设备和药品短缺
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往往捉襟见肘,这直接导致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无法跟上教学需求的步伐。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多个班级同时进行实验教学的需要。同时,实验药品的种类有限,更新缓慢,一些常用药品甚至经常缺货,这无疑给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二)师资力量薄弱
在部分农村初中,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师极度匮乏,现有的化学教师可能在实验教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上存在明显的短板。他们在实验设计、操作指导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等方面能力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服务,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而将实验教学置于从属地位,仅仅将其视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点缀。更有甚者,直接以讲解实验来替代实际操作,这种“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无法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和乐趣。
(四)学生基础薄弱
农村学生相较于城市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源和良好学习条件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这导致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普遍不足。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到迷茫和困惑,无法准确把握实验的关键环节,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提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因地制宜开展实验
1.巧用生活物品替代实验仪器
尽管农村学校的实验仪器短缺,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部分实验仪器。例如,用废弃的矿泉水瓶经过简单加工后可以代替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注射器因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完美地替代滴管进行少量液体的滴加;而普通的玻璃杯则完全能够胜任烧杯的角色,用于溶液的配制和反应容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实验仪器短缺的燃眉之急,还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就地取材选取实验药品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化学实验药品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中就地取材,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实验药品。比如,草木灰中含有丰富的碳酸钾成分,可以代替纯碱用于某些实验;石灰水可以通过将生石灰加水熟化后获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氢氧化钠溶液;食醋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醋酸,在一些需要使用稀酸的实验中可以发挥类似稀盐酸的作用。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亲近自然,热爱化学。
(二)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
1.生动展示实验过程
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操作难度较大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清晰、详细的实验过程。例如,浓硫酸的稀释实验由于存在较高的危险性,不适合学生在课堂上亲自操作。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实验视频,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避免溶液飞溅造成伤害。同时,多媒体还可以通过慢放、特写等功能,突出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和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要点。
2.借助虚拟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虚拟实验软件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这些软件通常具有高度逼真的模拟效果,能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器材和药品,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软件模拟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这种虚拟实验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大胆尝试和探索,还能够反复练习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流程,增强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虚拟实验软件还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加强教师培训
1.定期组织专业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验教学培训活动。这些培训可以邀请化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内容涵盖最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以及实验教学设计、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通过参加这些培训,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
为了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学经验,学校应当积极组织教师到实验教学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其他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与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研讨。通过这种校际交流活动,教师能够借鉴他人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实验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
(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1.组建化学实验兴趣小组
成立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兴趣小组可以定期组织课外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项目,如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大胆尝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举办化学实验竞赛
举办化学实验竞赛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和竞争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竞赛的内容可以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还能够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
在讲解水的净化这一章节时,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农村常见的材料如小石子、细沙、纱布、木炭等制作简易净水器。首先,学生将纱布剪成合适的大小,用绳子扎紧在瓶口作为第一层过滤;接着,在瓶中依次加入小石子、细沙和木炭,形成多层过滤层。然后,将浑浊的水倒入自制的净水器中,观察过滤后的水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直观地了解了水的净化原理,即通过过滤和吸附去除水中的杂质,还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学生们在实验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
教师布置学生在家中利用废旧的铁钉、水杯等进行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实验。学生分别设置了三组实验:第一组将铁钉放在干燥的空气中;第二组将铁钉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第三组将铁钉一半浸没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学生记录下了每组实验中铁钉的生锈情况,并分析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这个课外实验活动不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化学的存在,增强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农村初中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积极采取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巧妙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持续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大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就一定能够显著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大幅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从而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我们有信心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优质、高效的化学学习环境,充分培养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和探索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筑牢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