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时代教师仁爱之心的涵养之道

【作者】 舒 娜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莲池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要勤铸师魂、涵养师德。把仁爱和道德摆在首要位置,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以优良作风诠释崇高信念、履行崇高责任,以实际行动塑造教育人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以德为先、仁爱、爱国、敬畏、尊重、教育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划破长空,赓续前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又是推动伟大祖国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2014年9月9日,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向全国广大教师发出做“四有”好老师的号召。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无声的言语,却很有力度。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就是在辛劳而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爱与承诺的铮铮誓言。她们以园为家,爱生如子;她们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她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教育梦想,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脚下这方热土。爱,是行走的艺术,却感人至深。因为,这是人世间最永恒的情感。
  一、培养仁爱心,构建生命课程
  孟子云“仁者爱人”。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对人有同情之心和友爱之心。如何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在教育进程中,一个真实而生动的生命课程引发了我的思考。三月的清晨,春草萌动,生机盎然。小瑞瑞带来了两只鹦鹉,就这样新成员加入了班级大家庭。班级孩子们主动承担照顾鹦鹉的任务。喂食、换水、擦拭,从不间断。活动时间,孩子们会教鹦鹉说话、鹦鹉陪伴他们做游戏;孩子们给鹦鹉梳理羽毛,鹦鹉又给他们唱歌听······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可好景不长,一天入园,孩子们如往常一样去照顾鹦鹉,“啊!老师,快来看呀,一只鹦鹉倒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跑去一看,果然如此。孩子们惊呆了,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鹦鹉怎么了?它死了吗?为什么会死呢?”。瞬间,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心痛、焦虑、不舍瞬间涌上心头。此刻的我深吸了一口气,强装镇定的告诉孩子“它,离开了我们,应该是去了美好的地方”。随即,孩子们默然的望着笼中孤单的另一只鹦鹉,弱弱的问“只剩它一个了,可怎么办呢?”出于教师的直觉,敏锐察觉到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呈现在我面前。既已识别到孩子的需求,就应给予及时的回应。随即,我抛出一个问题:“那你们认为它会开心吗?为什么?”我又追问:“如何让仅存的那只小鹦鹉开心快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瞬间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的思考与阐述。经过一番激励讨论,大家最终决定用投票的方式决定鹦鹉的去留。最终,孩子用理性战胜了感性:将活着的小鹦鹉放回大自然,放回那本该属于它那自由的国度。而那只去世的小鹦鹉,我们为其举行了“葬礼”,孩子们面色凝重,有的沉默不语,有的哇哇大哭。亲手将它葬于大树下,立了块“碑”,并用水彩笔在日历本上圈出它的忌日,他们说将永远怀念鹦鹉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教师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在她们的眼中,教师如妈妈一般可亲可爱;在她们的心中,教师如女神一般圣洁高雅。她们的言语间,流露的是对教师的崇拜与喜爱。众所周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是何其的宝贝与珍贵。他们的生长环境应是干净、纯洁、向上、向善的,不允许被任何人玷污。
  春风化雨,悄无声息。教育的契机蕴藏在生活中每个细微深处,需要教师用慧眼识别,及时回应,追根溯源。作为教师,我只想倾其智慧点亮孩子前行道路上的孔明灯,竭尽所能做教育路上最长情的引路人。
  二、传承中华情,赓续红色血脉
  文化传承不仅是教师责任所在,更是教师使命所系。融会贯通,一脉相承,将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开设“红色课堂”,从小班起,借助小英雄的故事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给他们听。邀请家长共读绘本,力求在家园协作上形成合力;创设“童声故事讲堂”,引导孩子将一个个蕴藏着崇高理想、爱国英雄的小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妙趣横生、活灵活现的演绎将文化传承融入实践中。伴随活动的延展,更有效的将文化教育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深处。让孩子明白,曾经的峥嵘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国家安危,舍身取义,精忠报国,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壮丽的人生诗篇。岳飞的三千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年少的周恩来曾立下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所折射出的英勇气概值得我们敬仰与尊重。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初心如磐石,信仰熠熠生辉
  师德传承映初心,扎根幼教铸师魂。何其有幸,我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从教师岗位走上管理岗位。一路走来,荆棘与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有无助时想逃离的瞬间、也有疲惫时想放弃的刹那。而每一次,内心坚定的理想信念又重新点燃了信仰之光,也让星火可以燎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在学习优秀教师典型事例进程中,深刻感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育真谛;红烛精神再次激励着我们党员教师,必将树立志存高远的理想抱负;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操守;树立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的博大情怀。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让我们勠力同心,把使命抗在肩头,上下求索;让我们结伴同行,用仁爱培根铸魂,以文化人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