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作者】 李艳玲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马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可以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理论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高中课程的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新课程形势下,一个称职的高中生物教师,绝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生物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生物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生物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在新课程背景下,首先,生物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中心,而在当前生物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把知识的记忆当作教学的一切,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思维。其次,一些教师未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和知识观,虽然希望与学生有更多更好的交流,但往往在课堂上没能提供有效的问题情境,不能组织真正有效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肤浅。最后,探究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化,缺乏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因此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生物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并举,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就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或网上咨询,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使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充满着时代气息,它不断更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赋予生物课堂教学以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生物教师应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生物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生物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作评课;课后与授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生物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生物学科来说,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生物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生物教学反思对生物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生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生物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