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数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向 娟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嘉陵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意积累表象思维的素材
  首先,要重视直观演示,丰富表象。要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把静态变为动态,化远为近,并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心理因素。接着,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丰富表象。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
  2.注意形象与抽象的关系
  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与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抽象的概念为形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进行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通过形象思维转化得出的。
  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1.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大胆猜测
  回顾过去的数学教学强调逻辑和精确,课本上很少有估计、猜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猜测是直觉思维的一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跃的特点,是学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断,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和表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方式。
  2.留足充分的探索时空,让学生主动感悟
  “悟”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贯通,达到“真懂”“彻悟”的境界,提高数学直觉能力。
  3.摆脱禁锢的思维定式,让学生的思维走向发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能力,必须开拓学生的思想,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把思想集中在某一解答或某一方法上。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基本途径有两条:
  (1)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内容。
  (2)适当设计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极具挑战性,可以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四、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注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结果学生思维能力有较快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既应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应加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与进取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