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学精神润童心
【作者】 余丽霞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座落在涪江之滨的建设南路北段。学校始建于1963年3月,其前身为四川矿山机器厂子弟学校,2001年8月由于企业改制剥离到地方政府,更名为江油市建南学校。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由坚永公司捐资近一千万余元在原址重建,并更名为江油市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
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讲话指引下,学校按照“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学精神润童心”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学校扩建为契机,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抓手,促进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六个一”多措并举聚合力
一是形成了一个以“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中国科学家、感恩捐建三个层次全面打造学校的教学楼,科学家励志故事、励志名言、伟大成就、大国重器……处处浸润师生心灵。同时各班级以科学家名字命名,并以他们的精神和名言提炼本班的班风班训,形成极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二是成立了一个红领巾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在升旗仪式上讲述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传唱由我校发起创作的《最美的光》《中国科学家》等歌曲,让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多学科融合,让感恩品格的形成更加润物无声。
三是开发了一批以“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文创物品。学校设计并制作的100位中国科学家水晶头像、感恩科学家胸章、感恩科学家文化衫,小红帽等,让这些文创物品成为学校推广感恩中国科学家的有效载体。
四是举行一次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文艺演出、校园科技节、讲科学家故事比赛、主题班会等让孩子们的科技梦想得以实践。
五是立项了一个课题。学校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江油市级课题《聚焦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精神的小学生科学品格培养实践策略研究》已于2024年6月结题,省级课题《以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校本培育策略研究》也于2024年1月顺利开题。
六是设立了一个“坚永杯”江油市小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十百千活动奖学金。2023年4月,我校名誉校长陈永庆先生捐资150万元设立了“坚永杯”江油市小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十百千活动奖学金,从知识竞赛、科技小制作等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带动3万名小学学子参与科学教育每一环。我校有100余名学生获此殊荣,坚勇之光社团被评为了优秀社团。
二、“六阵地”引领辐射促提升
一是新建了科技体验馆。2020年9月,学校科技体验馆新建而成,包含了小学科学的动植物生长过程,及声光电、环保等40余个科技体验实验,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实践体验。
二是打造了科学家展厅。科学家展厅则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了100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科学家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品质。
三是设立了科学家讲堂。2018年至今,我们先后邀请了原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研发之父王家素夫妇等专家、学子为孩子们讲述科技强国、产业报国、外交强国的伟大故事。
四是扩建了励志走廊。感恩励志走廊用视频的方式展示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感恩事迹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的观看,形成开放式的、互动式的学习氛围。
五是新增了读书角。设置了开放式书吧,将学校编写的《红旗天工》《中国科学家》《最美科技者》等读物,订购的《科学故事汇》、《百科知识报》等科学刊物开放给学生观看。
六是确定了研学基地。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走进西南交大、京东方等校外德育基地,感受科技强国魅力;将梓潼两弹城、泛美智飞教育基地确定为必修课,学习两弹一勋伟大科学家的励志故事;2019年至今,我校也成为了34所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获得者的社会实践基地。
现在,学校的六大阵地已基本完善,有序接待了友邻学校的学生到校参观,现已有近3000余名学生进行参观体验,2023年11月,绵阳市教体局授予坚勇五一二科技特色少年宫,并被命名为绵阳市科技教育唯一现场观摩点,近一年时间,坚勇五一二先后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7场次,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也因此成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主阵地。
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通过科学加精神系统的培养和浸润,一起切实走好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人才培养“最优一公里”、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基础教育成为科技创新最好的沃土,人才培养最好的摇篮,让我们一起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上大力培育新时代人才,激发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不懈奋斗。
在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讲话指引下,学校按照“党建引领聚合力 科学精神润童心”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学校扩建为契机,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抓手,促进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六个一”多措并举聚合力
一是形成了一个以“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感恩中国共产党、感恩中国科学家、感恩捐建三个层次全面打造学校的教学楼,科学家励志故事、励志名言、伟大成就、大国重器……处处浸润师生心灵。同时各班级以科学家名字命名,并以他们的精神和名言提炼本班的班风班训,形成极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二是成立了一个红领巾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在升旗仪式上讲述科学家的励志故事、传唱由我校发起创作的《最美的光》《中国科学家》等歌曲,让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多学科融合,让感恩品格的形成更加润物无声。
三是开发了一批以“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文创物品。学校设计并制作的100位中国科学家水晶头像、感恩科学家胸章、感恩科学家文化衫,小红帽等,让这些文创物品成为学校推广感恩中国科学家的有效载体。
四是举行一次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文艺演出、校园科技节、讲科学家故事比赛、主题班会等让孩子们的科技梦想得以实践。
五是立项了一个课题。学校以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江油市级课题《聚焦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精神的小学生科学品格培养实践策略研究》已于2024年6月结题,省级课题《以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校本培育策略研究》也于2024年1月顺利开题。
六是设立了一个“坚永杯”江油市小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十百千活动奖学金。2023年4月,我校名誉校长陈永庆先生捐资150万元设立了“坚永杯”江油市小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十百千活动奖学金,从知识竞赛、科技小制作等多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带动3万名小学学子参与科学教育每一环。我校有100余名学生获此殊荣,坚勇之光社团被评为了优秀社团。
二、“六阵地”引领辐射促提升
一是新建了科技体验馆。2020年9月,学校科技体验馆新建而成,包含了小学科学的动植物生长过程,及声光电、环保等40余个科技体验实验,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实践体验。
二是打造了科学家展厅。科学家展厅则以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了100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科学家们,学习他们的精神,传承他们的品质。
三是设立了科学家讲堂。2018年至今,我们先后邀请了原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中国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研发之父王家素夫妇等专家、学子为孩子们讲述科技强国、产业报国、外交强国的伟大故事。
四是扩建了励志走廊。感恩励志走廊用视频的方式展示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感恩事迹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的观看,形成开放式的、互动式的学习氛围。
五是新增了读书角。设置了开放式书吧,将学校编写的《红旗天工》《中国科学家》《最美科技者》等读物,订购的《科学故事汇》、《百科知识报》等科学刊物开放给学生观看。
六是确定了研学基地。我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走进西南交大、京东方等校外德育基地,感受科技强国魅力;将梓潼两弹城、泛美智飞教育基地确定为必修课,学习两弹一勋伟大科学家的励志故事;2019年至今,我校也成为了34所中西部双一流高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获得者的社会实践基地。
现在,学校的六大阵地已基本完善,有序接待了友邻学校的学生到校参观,现已有近3000余名学生进行参观体验,2023年11月,绵阳市教体局授予坚勇五一二科技特色少年宫,并被命名为绵阳市科技教育唯一现场观摩点,近一年时间,坚勇五一二先后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7场次,坚勇五一二实验小学也因此成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主阵地。
亲爱的伙伴们,让我们通过科学加精神系统的培养和浸润,一起切实走好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人才培养“最优一公里”、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基础教育成为科技创新最好的沃土,人才培养最好的摇篮,让我们一起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上大力培育新时代人才,激发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