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思路
【作者】 张小莉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布置作业是初中物理教学课后巩固的主要环节,物理教师应当正确理解作业的作用,布置兼具创新性、实效性的作业,使作业发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如今,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物理作业科学性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作业;作业设计
初中生初次接触物理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同时,班级内不同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不同,教师设计作业时还要考虑班级内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
一、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C层次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无心向学,上课不听课,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的现象很普遍,原因可能是老师设计的作业没有触碰到学生的兴趣点,加上作业千篇一律,有些作业难度过大,更让这些学生觉得枯燥无昧,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物理又是一门新增的学科,学生对实验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我在八年级7班上实验课观察水沸腾这节课时,当时就设计一道动手小实验的作业,想想做做用纸锅能烧水吗?这个班级的学生平时就很活跃,老师一提出任务,同学们一下就动了起来,各个实验小组动手作个纸锅,装上适量的水,直接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烧,学生惊讶地看到纸并没有被烧掉,大家都觉得太神奇了。经验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作业打破常规单一的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做,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是必然的。
二、注重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实验型作业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设计物理作业时,我们还应注重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实验型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操作和分析,弄懂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并由此掌握专业、必要的实验技巧。比如,在学习了“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就可让学生依据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到学校操场测量旗杆的高度;在学习了“物体的浮与沉”这部分内容之后,可让学生做探究鸡蛋的浮沉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这样,我们通过设计实验型作业,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和记忆,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结合学生差异性特点,设计分层次作业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对知识的堂握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物理作业的设计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那么就会出现“吃太饱、吃不了”的两种极端现象。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所有学生的物理水平,并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质量与密度》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习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以简单的概念巩固作业为主:对于中等生则要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并辅以综合作业,例如公式计算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以实践应用类的作业为主。通过设计层次性作业,不仅将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的体现出来,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所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国家繁荣的重要动力,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相比条件明确、答案唯一的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将掺杂冗余条件或存在条件缺失、提问方式灵活、抑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以质疑的目光来审视周边的事物,并且多问为什么,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他们会倾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会因此大大提升。
五、拓宽型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有关科普知识或科学著作,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们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领略创造的方法,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情感意志。学习了“看不见的光”之后还可建议学生课后收集报刊、科普资料以及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关于臭氧层空洞的信息,建议写一篇环境保护的报告,内容包括臭氧层空洞的成因、解决办法、目前的进展等.再如,学习了内燃机后,教师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我国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的相关资料,并在班级作交流发言,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加学生学习渠道的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可谓一举多得。
分层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不仅仅是以上几种方法,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方法设计、布置物理作业,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拍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作业;作业设计
初中生初次接触物理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以循序渐进为原则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作业。同时,班级内不同学生的物理学科能力不同,教师设计作业时还要考虑班级内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
一、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C层次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无心向学,上课不听课,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的现象很普遍,原因可能是老师设计的作业没有触碰到学生的兴趣点,加上作业千篇一律,有些作业难度过大,更让这些学生觉得枯燥无昧,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物理又是一门新增的学科,学生对实验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我在八年级7班上实验课观察水沸腾这节课时,当时就设计一道动手小实验的作业,想想做做用纸锅能烧水吗?这个班级的学生平时就很活跃,老师一提出任务,同学们一下就动了起来,各个实验小组动手作个纸锅,装上适量的水,直接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烧,学生惊讶地看到纸并没有被烧掉,大家都觉得太神奇了。经验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作业打破常规单一的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要求,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做,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是必然的。
二、注重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实验型作业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设计物理作业时,我们还应注重物理课程的学科特点,设计实验型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操作和分析,弄懂实验原理,得出实验结论,并由此掌握专业、必要的实验技巧。比如,在学习了“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后,我们就可让学生依据所学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到学校操场测量旗杆的高度;在学习了“物体的浮与沉”这部分内容之后,可让学生做探究鸡蛋的浮沉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这样,我们通过设计实验型作业,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和记忆,使学生掌握了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结合学生差异性特点,设计分层次作业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对知识的堂握能力和接受能力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在物理作业的设计上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那么就会出现“吃太饱、吃不了”的两种极端现象。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多层次的作业,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所有学生的物理水平,并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质量与密度》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习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以简单的概念巩固作业为主:对于中等生则要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并辅以综合作业,例如公式计算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以实践应用类的作业为主。通过设计层次性作业,不仅将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的体现出来,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所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国家繁荣的重要动力,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相比条件明确、答案唯一的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将掺杂冗余条件或存在条件缺失、提问方式灵活、抑或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以质疑的目光来审视周边的事物,并且多问为什么,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选择自己习惯和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他们会倾注自己的激情和活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水平会因此大大提升。
五、拓宽型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有关科普知识或科学著作,不仅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从阅读中感悟科学家们创造知识的人格魅力,领略创造的方法,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情感意志。学习了“看不见的光”之后还可建议学生课后收集报刊、科普资料以及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关于臭氧层空洞的信息,建议写一篇环境保护的报告,内容包括臭氧层空洞的成因、解决办法、目前的进展等.再如,学习了内燃机后,教师可因势利导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我国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的相关资料,并在班级作交流发言,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加学生学习渠道的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可谓一举多得。
分层设计初中物理作业不仅仅是以上几种方法,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方法设计、布置物理作业,在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拍的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