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程理念下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的实践探究

【作者】 蓝肃雁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大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时期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此时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学习更多丰富知识内容的重要时期,不过在学习英语这门外语的过程中,教育理念也应当依据素质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对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视,适当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进行结合,如此便可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本文分析了将两者进行融合的重要意义,根据当前实际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融合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传统文化;渗透探究
  一直以来,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过于重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英语单词、语法的应用。这虽然可以保证英语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但却会随着英语知识了解得越来越多,淡化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因而,教育部门提出要在初中的英语课程教学环节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一来可以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二来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文化的传播。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众所周知,国家在培养人才时不仅重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也比较看重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在初中这一时期展开英语课程教学,由于青少年的记忆力较好,学习能力较强,便可以起到更高效的学习效果。那么,传统文化的融入便可以逐渐地借助学生的成长时期,去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为学生后期的学习与成长打好基础,让他们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新时代人才。
  (二)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英语这门语言,学好英语固然对学生自身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更需要引起国家和新一代人才的重视。而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巧妙地融合,这种更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让初中英语知识内容变得更为丰富,也能够让学生看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步伐,让更多的人都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
  二、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培养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这一方式的确给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随着不断地实践和教学方向的调整,教学策略的改变以及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要想让传统文化顺利与英语教学进行结合,还面临着有一定的阻碍。
  (一)老师对传统文化挖掘不深
  要结合所学习的初中英语知识去融合传统文化,对初中英语老师来说具备一定的挑战,老师必须要根据英语课文内容,去挖掘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而且,要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保证两者之间的融合度,还要从更深的角度去融入传统文化。不过,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环节,部分老师只是简单地给学生提及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文化拓展,这样无法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得教学作用不够明显。
  (二)没有找准传统文化的元素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一般都是围绕西方文化展开讲解的,在引领学生学习环节,老师要借助西方文化元素来引入一些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应当准确地找到与之相关的文化元素,才可以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去认识文化之间的差异。然而,一些教师可能并未准确地找到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信息,使得文化融入存在较大的阻碍。
  (三)渗透的方式不够有效丰富
  此外,要保证教学效果,在不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就要从多个角度去给学生融入传统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形式讲解文化,带领学生看到传统文化的有趣之处。据了解,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节,老师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采用的融合方式比较单一化,仅仅是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分析,拓展一些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这种浅尝辄止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课堂过于单一和乏味。对于这一教学现状,老师就需要切换多个角度,从更为丰富的方向去融入传统文化,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加强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深挖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是国家教育部门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在多年的长期研究分析中精挑细选而来的。教材的专业性、科学性以及丰富性都毋庸置疑,那么,在将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时,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地了解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内容,根据其内容去挖掘表面的、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元素。一来可以从西方文化角度去看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二来也能够实现跨文化的交流,给学生带来更深入地学习体验。
  (二)精准提取课程传统文化元素
  在讲解英语课文时,要精确地去提取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根据相关的文化内容,去讲解更有价值的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也能够去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丰富传统文化与英语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进行融合,其方式多种多样,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文内容去选择,灵活地调整二者的融合角度、融合方式,以及传统文化引入的形式等等。以《This is my sister》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中西间的人物介绍表演互动,将学生划分为中国和西方两类小组,一类小组采用西方的形式去介绍自己的妹妹,另一类小组则采用我国的方式去介绍人物,这样便能够更明确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差异,也得以实现文化融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局限于英语知识,在宏观视角下,也应当提高英语课程的包容度。将其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渗透,借助英语知识去讲解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故事,带领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发展和文化特征,也是促进教育进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所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传统文化更是值得国家教育部门重视。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初中英语课堂,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元素,提取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信息,给学生以更为生动的形式讲解传统文化内容,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