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周雨晴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陶城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效果显著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应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探索;实践
  1.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缺乏兴趣和热情。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2.1强调师生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然后双方进行讨论、解答、补充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
  2.2鼓励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种互动可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品质。同时,通过生生互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结合的结果。[1]
  2.3注重情境创设
  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互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内容,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境创设时,要注意将生活实际与知识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背景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4提倡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的位置,并且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是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只是学习中的配角。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引导者,主要起到辅助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小学语文《坐井观天》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就会通过互相交流和探讨解决问题。
  3.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3.1导入环节的设置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其直接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导入时,通常会采取教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模式。这一过程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熟悉课程内容,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置导入环节时,应尽量以问题或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比如:在讲“《三国演义》”这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性格特点及心理特点,设置如下导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智谋超群、神机妙算、用兵如神。
  3.2主体环节的设计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种情景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加工和梳理。例如在教授《美丽的家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家乡的一些典型事物,让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一个大概了解,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家乡的认识以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用诗歌或者散文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下转第44页)(上接第45页)交流,通过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3总结环节的回顾
  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结环节是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并且针对课堂互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总结环节的回顾是对课堂互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误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模式中总结环节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结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总结互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前者,教师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在课堂上可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后者,教师要了解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教师在总结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复习。
  4.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引入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践锻炼提升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琳.(2021).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07),3-4.
  [2]彭少春.(2022).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践策略探析.(eds.)对接京津——扩展思维 基础教育论文集(pp.1150-1153).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古竹中心小学;doi:10.26914/c.cnkihy.2022.03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