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物理学科融合探究

【作者】 瞿犹波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大运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体系,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用物理学的知识解读其他学科教材,揭示各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有用。
  关键词:渗透与融合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它并不是孤立的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用物理学的知识解读其他学科教材,揭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物理知识更加灵活有用。
  一、初中物理学科融合的概念和目的
  初中物理学科融合是指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
  二、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能够整合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资源,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初三物理“浮力的应用”教学中,教师设计编辑了一个短片:轮船在水上航行、潜水艇上浮下沉,气球、飞艇在空中飘浮等浮力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的场面,再配以解说和字幕,学生在被画面吸引的同时,提出质疑:这些物体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让学生讨论,再适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轻松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从而水到渠成。
  三、初中物理学科融合的实施策略
  在实施初中物理学科融合时,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例如:
  1. 探索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和数学密不可分,物理问题要借助数学工具来解决,数学又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得到发展。即使在初中,两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举不胜举,如行程问题、金属含量、密度问题,其中一些本身就是数学物理两栖题。用数学函数图像可以描述物理规律,如用曲线描绘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数学一次函数应用到物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归纳出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在教学中将物理问题采用数学技巧来解决,既能使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同时又能更好地促进物理知识的掌握。
  2. 在语文中探秘物理:物理实验中的科学问题可以通过语文文章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推理与解答。
  3.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在学科研究上各有其特点,初中物理重在指导学生建立科学模型和严谨的科学分析方法,初中化学强调对自然现象的细节分析,而初中生物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研究理念。假设可以将三种课程内容科学整合,那么既能使学生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知识体系,又能培养学生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讲授初二物理人的眼球的相关内容时,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教师,我们生物上已经学过了。听到学生的答复,我并不感到意外,生物和物理学科在内容上本就有很多交集。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请几个学生谈谈对人眼球的认识。从学生的答复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眼球的根本构造是理解的,也知道由于用眼不卫生导致近视眼,但是学生并不能详细解释近视眼的成因。课后我找来八年级生物课本,找到相关章节。书中提到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经晶状体折射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物体。为了说明相关知识,教材中设计了实验探究。参照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当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明晰、倒立、缩小的物像时,固定蜡烛、透镜的白纸板的位置,然后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有什么变化,接着左右挪动白纸板,直至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明晰的物像为止。当透镜的凸度增大后,假设不挪动白纸板,那么白纸板上的物像就会模糊不清。仔细研究该探究实验,发现实验设计存在一个问题。即实验中出现两次的凸度,学生头脑中没有直观认识。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在外观上并没有明显差异,这就造成学生不理解晶状体形状影响视力的原理。假设将普通的凸透镜换成物理光学实验中的水凸透镜,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水凸透镜是用薄膜充入水后制成的(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水)。当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注水,凸度增大,假设从水凸透镜里吸水,那么凸度减校改进后,不仅实验现象明显,而且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记忆。
  四、初中物理学科融合的实践案例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例如:
  1. 自制传统杆秤:通过项目任务承载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杠杆原理和测量技术。2.*噪声及其控制:在传统课堂增加项目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和控制。
  3.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学生在课下以家用电器完成生动有趣的教学任务,增加学习兴趣同时锻炼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学科整合不能为了整合而机械式整合,防止低效教学
  固然学科整合有这么多的优势本文由论文联盟.L1.搜集整理,也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假设一味以学科整合为目的,生搬硬套地将各个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掺合在一起,往往适得其反。比方在初中物理讲授声音如何在空气中传播时,只需要让学生理解声音从声源处通过介质传到人耳。而对人耳的构造也只是局限于鼓膜等主要器官。而初中生物在讲授此内容时,重在讲授人耳的详细构造,忽略声音传播的物理过程。假设把两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结合,拼凑成一个整体,那么使教学内容超过了课时要求,同时无视了物理教学的重点,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初中物理学科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物理学科知识,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