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 杨 旭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北城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探讨了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强调了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德育实践;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背景出发,探讨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的现实问题
当前,部分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内容
1.道德教育
(1)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
(2)价值观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如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等,同时强调正面的情感态度。
2.法治教育
(1)法律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
(3)维权能力:教导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3.生活实践
(1)日常生活规范:指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日常行为规范。
(2)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例如,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法
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深入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案例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
3.启发诱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4.实践活动法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爱护花草树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这堂课的主题是“爱护花草,共建绿色校园”。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花草的重要性,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接着,老师通过一个富有故事性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爱护花草的意义。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新宇的男孩。新宇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特别喜欢在校园里奔跑玩耍。有一天,新宇在操场上玩得正欢,突然发现操场边的一朵小花非常美丽,他忍不住想要摘下来。就在新宇伸手准备去摘花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小琪跑了过来。小琪告诉新宇,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需要我们的爱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去摘花,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失去色彩,变得不再美丽。新宇听了小琪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收回了伸出去的手,决定以后不再摘花了。他还决定要告诉其他同学,让大家都来爱护花草,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故事讲完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爱护花草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也要像新宇一样,不再摘花,还要告诉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花草。
最后,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校园的花坛边,让大家亲手给花草浇水、施肥。同学们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仿佛在给花草传递着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通过这次《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花草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爱护它们。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一理念,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
四、结论与展望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塑造学生品格、提升法律意识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道德和法律基础,还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既有爱心又有正义感,既懂得尊重他人又懂得自我保护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德育实践;法治观念;社会责任感
一、引言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日益复杂,他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背景出发,探讨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公民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的现实问题
当前,部分学校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内容
1.道德教育
(1)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
(2)价值观教育: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情感与态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如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等,同时强调正面的情感态度。
2.法治教育
(1)法律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法律知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
(3)维权能力:教导学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3.生活实践
(1)日常生活规范:指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日常行为规范。
(2)社会公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从而增强理解和记忆。例如,通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法
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深入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案例可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
3.启发诱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4.实践活动法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知识。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三、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案例——《爱护花草树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一堂生动的《道德与法治》课。这堂课的主题是“爱护花草,共建绿色校园”。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讲述了花草的重要性,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接着,老师通过一个富有故事性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爱护花草的意义。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新宇的男孩。新宇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特别喜欢在校园里奔跑玩耍。有一天,新宇在操场上玩得正欢,突然发现操场边的一朵小花非常美丽,他忍不住想要摘下来。就在新宇伸手准备去摘花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小琪跑了过来。小琪告诉新宇,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需要我们的爱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去摘花,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失去色彩,变得不再美丽。新宇听了小琪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收回了伸出去的手,决定以后不再摘花了。他还决定要告诉其他同学,让大家都来爱护花草,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故事讲完后,老师让同学们讨论爱护花草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也要像新宇一样,不再摘花,还要告诉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花草。
最后,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校园的花坛边,让大家亲手给花草浇水、施肥。同学们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仿佛在给花草传递着他们的关爱和祝福。
通过这次《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花草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爱护它们。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一理念,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校园环境。
四、结论与展望
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塑造学生品格、提升法律意识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道德和法律基础,还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既有爱心又有正义感,既懂得尊重他人又懂得自我保护的新一代青少年,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