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 陈 胜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高尚的情感,特别对于处在当今和平时代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渗透这样的爱国情感教育。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爱国主义;渗透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解释疑难a迷惑,同时,也不能忽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英语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一、将学习英语的目的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曾经有不爱学英语的学生说:“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只想学好我们自己的母语,学习外国的东西,岂不是卖国?”当然,这是他们为自己不学英语所找的借口,可这也折射出他们思想认识的两个误区。第一:误以为爱国就是排斥国外的一切。相反,学习英语正是为了更好的爱国。满清时期,中国曾盲目排斥来自国外的一切东西,闭门造车,使得中国的发展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世界一大步。人和国家都一样,要想发展,都必须走向世界。英语是通用语言,所以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学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进而才能真正为本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的爱国。第二:他们能找这样的借口,说明把爱国情感理解得很肤浅,或许认为爱国就是轰轰烈烈,那是伟人的事情。我给学生说,轰轰烈烈是爱国,平平凡凡也是爱国,我们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只需要做好身边的小事,如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就是爱国的体现。学生听后,才有些释然。
二、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爱国情感
解决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就不要忘记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高二教材第十一单元“Scientific Achievements”的“Reading”部分,文章提到一个出国留学的学者Xiang Yufang,在文章中写到了他所说的话:“I studied abroad because I wanted to see more of the world and work with some of the top scientists in my field. I never felt really comfortable abroad and I missed everything about China.”他还说到: “I was so happy. It was wonderful, like a dream come true. I could do the work I wanted to do and do something good for my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针对这些话,我就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Yufang and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him?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五分钟之后,就提问几个学生,他们都总结的非常好,如:Yufang is hard-working, smart, learned, wise, loving country, devoted etc. 都基本谈到了要向Yufang 学习,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时时心中有祖国,努力寻找并利用一切机会为国家作贡献。这样,我的这节课不仅传授了知识,也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又如:涉及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文化遗产。所以上完本单元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给学生一个周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以及书店,尽力寻找关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和信息。一周后,我利用两个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们好像非常感兴趣,都非常积极地发言,展示自己的成果。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个学生,英语学得非常一般,用汉语说了让我很震惊的一段话:“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端午节时的习俗,却让韩国把这一传统文化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太差了,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应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难道不是一种爱国的体现吗?这不正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2.实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提出来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脱离时代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单纯的课本教学是片面的教育。所以,我们虽然上的是英语课,可我们还是应该关心时事,老师可以利用值日报告,课前五分钟自由说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时事。如:5.12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进行课前五分钟自由说时,可用一些问题比如“what’s your feeling when you knew the earthquake?”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people in trouble?” what effect does the disaster have on your life?”等来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为增强国家应对大灾大难的能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三、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在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爱国主义渗透。
五分钟自由说的环节里,曾有学生提到一对穿着和服的中国母女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园里拍照,被武汉大学的学生赶了出来一事,他用慷慨激昂的文字批判了他们的行为,并用极其偏激的言语表达了对日本的痛恨。他的情绪确实也感染了我,让我有一种同仇敌忾的宣泄,宣泄之余,我猛然觉得他的观点有些过激。我便阐明我的看法:排斥和服不能和爱国直接划等号,和服一定有它美的一面,才会吸引人,不要因为日本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就排斥它的一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排斥它国的一切,我们又怎样在国际上立足?又怎能和它国抗衡呢?所以,我们在进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防止把爱国主义情感上升为民族仇恨和出现偏激过激的观点。看待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从实际出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在唯物辩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2.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要忽视“度”。
我这里提到的“度”有三个含义。首先,要把握分寸,不能偏离教学主题。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英语学习,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不能影响英语教学。将其灵活的穿插到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它巨大的教育价值。再次,从教学内容过渡到爱国主义教育要自然,不要生搬硬套。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扯上爱国,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很自然的过渡和渗透。防止死拉硬扯,破坏了课堂的流畅和自然。再者,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题材与教学内容很匹配,但介绍事件的词汇对学生来说却很陌生,这样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将其应用在教学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学生的词汇量以及接受能力。
3.爱国主义素材使用时应注意其现实性。
在教学中选择的爱国主义题材(音像、图片、新闻等)必须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真实资料,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要选择典型的,有时效的材料。
总之,爱国主义情感是神圣的,是永恒的,是全民族人民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是在传递着我们的血脉,是在繁衍我们民族的灵魂。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实践;爱国主义;渗透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解释疑难a迷惑,同时,也不能忽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英语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一、将学习英语的目的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
曾经有不爱学英语的学生说:“我爱我的祖国,所以我只想学好我们自己的母语,学习外国的东西,岂不是卖国?”当然,这是他们为自己不学英语所找的借口,可这也折射出他们思想认识的两个误区。第一:误以为爱国就是排斥国外的一切。相反,学习英语正是为了更好的爱国。满清时期,中国曾盲目排斥来自国外的一切东西,闭门造车,使得中国的发展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世界一大步。人和国家都一样,要想发展,都必须走向世界。英语是通用语言,所以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学到其他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等,进而才能真正为本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学好英语是为了更好的爱国。第二:他们能找这样的借口,说明把爱国情感理解得很肤浅,或许认为爱国就是轰轰烈烈,那是伟人的事情。我给学生说,轰轰烈烈是爱国,平平凡凡也是爱国,我们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只需要做好身边的小事,如保护环境,避免浪费,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就是爱国的体现。学生听后,才有些释然。
二、教学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1.将教材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爱国情感
解决了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就不要忘记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高二教材第十一单元“Scientific Achievements”的“Reading”部分,文章提到一个出国留学的学者Xiang Yufang,在文章中写到了他所说的话:“I studied abroad because I wanted to see more of the world and work with some of the top scientists in my field. I never felt really comfortable abroad and I missed everything about China.”他还说到: “I was so happy. It was wonderful, like a dream come true. I could do the work I wanted to do and do something good for my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针对这些话,我就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Yufang and 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him?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了五分钟之后,就提问几个学生,他们都总结的非常好,如:Yufang is hard-working, smart, learned, wise, loving country, devoted etc. 都基本谈到了要向Yufang 学习,尽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时时心中有祖国,努力寻找并利用一切机会为国家作贡献。这样,我的这节课不仅传授了知识,也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又如:涉及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而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当然也包含着我们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文化遗产。所以上完本单元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研究性课题——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给学生一个周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以及书店,尽力寻找关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和信息。一周后,我利用两个晚自习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学生们好像非常感兴趣,都非常积极地发言,展示自己的成果。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个学生,英语学得非常一般,用汉语说了让我很震惊的一段话:“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端午节时的习俗,却让韩国把这一传统文化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太差了,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应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难道不是一种爱国的体现吗?这不正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2.实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提出来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所提出来的要求。脱离时代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单纯的课本教学是片面的教育。所以,我们虽然上的是英语课,可我们还是应该关心时事,老师可以利用值日报告,课前五分钟自由说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些时事。如:5.12大地震发生后,我们在进行课前五分钟自由说时,可用一些问题比如“what’s your feeling when you knew the earthquake?”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people in trouble?” what effect does the disaster have on your life?”等来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学生要有爱心,要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并抓住大好时光努力学习,为增强国家应对大灾大难的能力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三、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在唯物主义辩证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爱国主义渗透。
五分钟自由说的环节里,曾有学生提到一对穿着和服的中国母女在武汉大学的樱花园里拍照,被武汉大学的学生赶了出来一事,他用慷慨激昂的文字批判了他们的行为,并用极其偏激的言语表达了对日本的痛恨。他的情绪确实也感染了我,让我有一种同仇敌忾的宣泄,宣泄之余,我猛然觉得他的观点有些过激。我便阐明我的看法:排斥和服不能和爱国直接划等号,和服一定有它美的一面,才会吸引人,不要因为日本曾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就排斥它的一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排斥它国的一切,我们又怎样在国际上立足?又怎能和它国抗衡呢?所以,我们在进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防止把爱国主义情感上升为民族仇恨和出现偏激过激的观点。看待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从实际出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在唯物辩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2.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要忽视“度”。
我这里提到的“度”有三个含义。首先,要把握分寸,不能偏离教学主题。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当然是英语学习,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时,不能影响英语教学。将其灵活的穿插到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它巨大的教育价值。再次,从教学内容过渡到爱国主义教育要自然,不要生搬硬套。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扯上爱国,所以,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很自然的过渡和渗透。防止死拉硬扯,破坏了课堂的流畅和自然。再者,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题材与教学内容很匹配,但介绍事件的词汇对学生来说却很陌生,这样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将其应用在教学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学生的词汇量以及接受能力。
3.爱国主义素材使用时应注意其现实性。
在教学中选择的爱国主义题材(音像、图片、新闻等)必须是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真实资料,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要选择典型的,有时效的材料。
总之,爱国主义情感是神圣的,是永恒的,是全民族人民共同的血脉和灵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是在传递着我们的血脉,是在繁衍我们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