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品格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
【作者】 赖 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幼儿时期是幼儿品格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幼儿的品格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具体落实。本文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品格特点,阐述了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教学;品格教育
品格决定人的命运和未来,它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而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则主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俗语:“五岁成习,六十亦然”。正如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所达成的共识: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任何知识都可以在日后通过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并基本定型的,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了。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一、创造品格教育环境,推动幼儿品格成长
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能力、水平发展的有效条件,是实施品格教育的有效基础。环境创设以无声的环境教育人,让环境会“说话”,例如,我们在做“诚实”主题活动的时候,让幼儿通过主题墙上图片与提示语图文并茂的结合,通过幼儿大胆的猜测、教师的引导、幼幼探讨,去了解诚实的代表动物是狮子,虽然狮子很凶猛但它不偷吃同伴的食物;诚实就是准确地报道过去的事实来换取未来的信任。在图书区我们还投放了故事书《皇帝的新装》《狮子爸爸的头发》《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去通过区域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还在班级设置“品格宝宝宣传栏”“每日品格小明星”等激发幼儿建立良好的品格。因此,环境对幼儿园品格教育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幼儿日常生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日常生活化的品格教育,吃饭的环节写的很好。玩好玩具要归位等。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将教育渗透至日常生活之中,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吃午饭时候,教师为学生讲述农民伯伯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艰辛,并引导学生了解食堂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让孩子们体会劳作的艰辛,在此基础上教导幼儿在吃饭过程中不能浪费粮食,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以及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并且,在小朋友玩玩具后,教师引导小朋友将玩具进行归位,并在具体归位过程中给予耐心指导,保证小朋友摆放合理规整。同时当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教师要求其监督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家人的用餐、生活用品使用与归位情况,并在每天下午分享时间中要求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监督结果,教师给予任务完成良好的学生以小礼物作为表扬,在学期末谁获得的礼物多就可被评为班级的“生活之星”,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引导学生巩固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引导学生去监督别人,进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品格教育
幼儿园是对儿童开展品格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幼儿园经常会通过活动来进行品格教育,利用我国传统节日来渗透品格教育。例如,在清明节通过举办缅怀先烈等活动,让孩子们朗诵历史文化故事,使其了解到中华民族不畏牺牲、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这些精神给幼儿带来洗礼,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学会感恩,还能为了实现中国梦而更加努力地生活和学习。而在劳动节,幼儿园就可以适当制定假日劳动活动,让儿童们了解并掌握哪种劳动技能,充分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这样在未来生活过程中就会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深处了解“劳动者最光荣”这句话。
四、家园合作形成品格教育双轨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幼儿在这两个场所获得的经验,对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延续性,还要求两者之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依赖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尊重和交流。教师和家长分享园方的理论和实践,家长也与老师分享幼儿的需要、快乐和担忧。我园提出了实现家园合作式的品格教育几项模式:如“家长助教”,每学期由父亲或者母亲至少到班级当一次助教,目的主要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观察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品德和素质的提高。“家长护园队”参与和协助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体验式家长会”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家长听的“单行道模式”,让家长变倾听为体验,变客体为主体。让家长作为教学主体按设计流程逐步融入主题活动,也让班级教师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默契配合,使教师和家长能敞开心怀,聚焦于贯彻教育理念和探讨孩子成长困惑的主题上,不仅让家长得到指导和提升,也使教师汲取营养,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家园合作传递一种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美好品格,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种“潜教育”,比言教更管用。
综上所述,品格教育是我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幼儿园期间开展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善恶的判断能力,为日后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日常教学;品格教育
品格决定人的命运和未来,它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而一个人品格的形成,则主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有句俗语:“五岁成习,六十亦然”。正如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所达成的共识: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任何知识都可以在日后通过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并基本定型的,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了。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幼儿时期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一、创造品格教育环境,推动幼儿品格成长
环境创设是促进幼儿能力、水平发展的有效条件,是实施品格教育的有效基础。环境创设以无声的环境教育人,让环境会“说话”,例如,我们在做“诚实”主题活动的时候,让幼儿通过主题墙上图片与提示语图文并茂的结合,通过幼儿大胆的猜测、教师的引导、幼幼探讨,去了解诚实的代表动物是狮子,虽然狮子很凶猛但它不偷吃同伴的食物;诚实就是准确地报道过去的事实来换取未来的信任。在图书区我们还投放了故事书《皇帝的新装》《狮子爸爸的头发》《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狼来了》等去通过区域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还在班级设置“品格宝宝宣传栏”“每日品格小明星”等激发幼儿建立良好的品格。因此,环境对幼儿园品格教育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幼儿日常生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个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日常生活化的品格教育,吃饭的环节写的很好。玩好玩具要归位等。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将教育渗透至日常生活之中,教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生吃午饭时候,教师为学生讲述农民伯伯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艰辛,并引导学生了解食堂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让孩子们体会劳作的艰辛,在此基础上教导幼儿在吃饭过程中不能浪费粮食,从而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以及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并且,在小朋友玩玩具后,教师引导小朋友将玩具进行归位,并在具体归位过程中给予耐心指导,保证小朋友摆放合理规整。同时当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教师要求其监督身边的小伙伴或者家人的用餐、生活用品使用与归位情况,并在每天下午分享时间中要求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监督结果,教师给予任务完成良好的学生以小礼物作为表扬,在学期末谁获得的礼物多就可被评为班级的“生活之星”,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引导学生巩固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引导学生去监督别人,进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品格教育
幼儿园是对儿童开展品格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幼儿园经常会通过活动来进行品格教育,利用我国传统节日来渗透品格教育。例如,在清明节通过举办缅怀先烈等活动,让孩子们朗诵历史文化故事,使其了解到中华民族不畏牺牲、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让这些精神给幼儿带来洗礼,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学会感恩,还能为了实现中国梦而更加努力地生活和学习。而在劳动节,幼儿园就可以适当制定假日劳动活动,让儿童们了解并掌握哪种劳动技能,充分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这样在未来生活过程中就会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深处了解“劳动者最光荣”这句话。
四、家园合作形成品格教育双轨
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儿童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场所,幼儿在这两个场所获得的经验,对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各自的延续性,还要求两者之间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依赖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尊重和交流。教师和家长分享园方的理论和实践,家长也与老师分享幼儿的需要、快乐和担忧。我园提出了实现家园合作式的品格教育几项模式:如“家长助教”,每学期由父亲或者母亲至少到班级当一次助教,目的主要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观察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品德和素质的提高。“家长护园队”参与和协助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园体验式家长会”打破传统的教师说家长听的“单行道模式”,让家长变倾听为体验,变客体为主体。让家长作为教学主体按设计流程逐步融入主题活动,也让班级教师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默契配合,使教师和家长能敞开心怀,聚焦于贯彻教育理念和探讨孩子成长困惑的主题上,不仅让家长得到指导和提升,也使教师汲取营养,获得成长。更重要的是,家园合作传递一种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的美好品格,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种“潜教育”,比言教更管用。
综上所述,品格教育是我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幼儿园期间开展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善恶的判断能力,为日后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