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作者】 周 宏 刘小丽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职英语课堂中的课程思政是指在教授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阐述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分析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及基本策略。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因此,中职英语课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中职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缺乏思政元素:中职英语教材通常偏重于语言技能的培养,缺乏涉及思政内容的教材,限制了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融入和传达。
2.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可能缺乏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地将思政内容和教育理念融入到英语课堂中。
3.学生学习动力欠缺:由于中职学生注重实用性和就业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能相对较低,缺乏对思政内容的学习动力。
4.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中职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可能缺乏相关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限制了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5.评价体系偏重于语言能力:目前的中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核,对思政内容的考核较少,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发展。
为克服这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优化教材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也需要改革评价体系,将思政内容纳入考核范畴,以促进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三、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职业技能又具备综合素质的劳动者。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进英语课堂中,有助于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等素养。
2.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这些价值观融入中职英语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3.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更是为了增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职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4.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职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使其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劳动者。
四、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
1.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导向: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真实案例、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英语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引入文化元素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教授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习俗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出色的世界观和民族观。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学校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教学支持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
4.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项目实践,如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针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中职学生相关性较高的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使英语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6.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形式:除了传统的试卷和口试等评价方式外,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作品展示、项目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五、结语
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并使英语学习更具有深入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因而,新时代的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在品德培养、行为养成、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教育渗透。
一、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因此,中职英语课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中职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缺乏思政元素:中职英语教材通常偏重于语言技能的培养,缺乏涉及思政内容的教材,限制了思政教育在课堂中的融入和传达。
2.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部分中职英语教师可能缺乏思政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地将思政内容和教育理念融入到英语课堂中。
3.学生学习动力欠缺:由于中职学生注重实用性和就业能力培养,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能相对较低,缺乏对思政内容的学习动力。
4.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中职学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可能缺乏相关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限制了思政教育的实施效果。
5.评价体系偏重于语言能力:目前的中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考核,对思政内容的考核较少,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发展。
为克服这些困难和不足,需要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优化教材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同时也需要改革评价体系,将思政内容纳入考核范畴,以促进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发展。
三、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职业技能又具备综合素质的劳动者。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进英语课堂中,有助于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升其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等素养。
2.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这些价值观融入中职英语课堂,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3.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技能,更是为了增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职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4.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职学生将来要步入社会工作岗位,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使其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劳动者。
四、中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
1.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导向: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真实案例、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英语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引入文化元素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教授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习俗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出色的世界观和民族观。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学校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和教学支持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
4.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项目实践,如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特点:针对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中职学生相关性较高的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使英语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6.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形式:除了传统的试卷和口试等评价方式外,还可以引入小组合作、作品展示、项目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五、结语
中职英语课程思政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并使英语学习更具有深入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因而,新时代的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宽自己的视野,用好课堂这个主阵地,对学生在品德培养、行为养成、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等方面进行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