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实践与探究

【作者】 祝忆雯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信息技术进行了非常密切地整合,而整合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与挑战:从教学整体上看,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已经使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教学手段。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其生动性与丰富性,迫切需要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这样能使英语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内被人们大量使用的一个术语,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数字音像、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等)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成为基层教师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我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少数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交互性不强,参与性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客观上了解一下怎样使信息技术得体地融入到教育技术之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因此,要用信息技术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用其他方法做不到的事。
  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英语教师,接下来探讨一下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技术之间整合的具体措施或思考一下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途径和内容 
  英语已成为漫游互联网的必备条件之一,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英语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两者的整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师角色、学生主体、教学媒介即教材和教学评价反馈、学生的学习、教学科研等途径来实现,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整合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教师是实现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主导。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与技术的整合是教学中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技术协助英语学习,又可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运用能力创造条件。 
  (二)学生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在语言课堂中,学生利用英语学习环境,积极构建知识意义,进行语言运用练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等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而通过网络所获得的有益教学的信息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将所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探究和发现进行学习,如为准备一个课题的学习,学生利用Google 等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搜索、筛选、选择和分析相关信息以及有关音像资料;还可以跨学科学习同一课题,拓宽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这样,学生从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建构者,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助手和培养研发能力的工具,成为辅助英语学习的助手。 
  (三)教材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与当前中小学英语课本及其相关练习和阅读材料相比,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所提供的资源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通过文本阅读讨论,或以幻灯片形式学习,也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同时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思路更加开阔,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课本就是世界,而今世界成为课本,学习资源可以随时随地选取。这是信息技术与教材整合的优势。 
  (四)整合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中也大有作为。首先,信息技术使评价和反馈变得简捷;其次,它拓展了评价内容,信息技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项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电子作业,如幻灯片、网页等。对于学生评价的重点可以是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技术的应用程度等等。 
  二、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在信息的获得、筛选与运用,技术还是获得和加工信息的工具。实现课程整合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工具。不要盲目地认为信息技术与我们平时的教学毫无关联,这样你教授给学生的只能是书上那些固定在一个圈圈里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教师应学会运用多能的信息技术来扩充自己的教育技术,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人师者,必定满腹经纶”。
  (二)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
  总之,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不仅需要教师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笔者相信只要努力、不断实践,并且耕耘,我们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将会更加完善。不过网络教学更多的表现为文化知识的传授,但不是人的品格素质的培养,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整合仍需注意与传统教学相配合的研究,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嘉平,《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200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