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东方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 之遵守交通规则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 黄昌立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一旦失去了,就不再拥有。交通安全是中小学生上学放学出行中的一项重要安全工作。思想品德课堂、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交警执勤、交通劝导等是灌输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途径。那么当前东方市中小学生在交通方面存在哪些隐患呢?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呢?还有其他的那些举措呢?本文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将给出相关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交通规则;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学生行为习惯
  一、概况
  当今社会发展飞快,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车,大卡车、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自行车等等。在学生上学放学出现了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学生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未满十八岁骑摩托车、电瓶车载人上学、超载、不按照交通规则开车等等现象。根据长达三个多月的观察记录实地调查分析发现,在东方市地区中小学生上学放学,遵守交通规则现状,令人堪忧,违法交通规则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学生在面对交通安全问题意识不够,对待交通法则法规认知不够,在平时行为习惯中,严以律己做得不够,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学生的监管不够。
  二、现状
  自2020年以来全省发生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按事故死亡学生类型划分,有幼儿1人,小学生4人,初中生8人,中职生4人;按事故车辆致死类型划分,电动车事故致死7人,摩托车事故致死6人,其他车辆事故致死4人;按事故发生月份划分,1至4月份各发生1起死亡1人,5月份至6月份各发生2起死亡2人,7月份发生3起死亡4人,8月份发生2起死亡3人,9月份至今发生1起死亡2人。(摘选于南国都市报)而东方市近几年来发生中学生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2015年12月5日凌晨1时40分许,海南省东方市东河镇发生一起较大交通事故,4名在校初中生共乘一辆摩托车经大广坝水库时,不慎撞到堤坝护栏,驾乘4人跌落坝底,全部身亡。
  2018年12月7日,东方市民族中学校的校门口,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名中学生在斑马线上,被一辆轿车撞到在地。学生当场就倒地不起。
  2021年5月9日8时30分许,琼西东方市龙岳农贸综合市场门口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其中一名女学生情况严重。
  三、调查过程
  通过走访市区以及周围乡镇学校,定点定时观测学生上学放学的人流量,车流量。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四、分析原因
  近年来,伴随着城区交通工具多样化,机动车数量逐年激增,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现象也随之凸显,特别是学校门口,由于家长扎堆接送孩子,大量私家车短时间无序地集聚学校周边,造成区域道路交通拥堵和秩序混乱,如果遇到节假日、雨雪天气等上放学时段,经常会出现交通瘫痪现象。特别是雨雪天气,学校周边的交通一般都陷入瘫痪状态。同时,调查发现,相对早高峰,放学时校门口拥堵情况、交通违法行为更为突出。部分学校门前离放学还有半小时,校门口主次干道上就密密麻麻停满了来接孩子的车辆,不少接送孩子的非机动车逆行、随意停放,导致大量车辆堵塞。这些情况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给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治堵已经成为目前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为缓解学校门口交通拥堵,保障学生安全顺畅上下学,建议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校园安全保障体系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坚持物防为主,点线面全域保障。点上,突出学校门口区域设置,在学校门口两侧设置栅栏,在两端栅栏之间留出足够间隔,拓宽通道,方便整个班级通过,提高通行效率;完善所有学校门口禁停黄线、周边斑马线,保证学校周边基础道路标线应有尽有;安装隔离栏,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让车辆各行其道,防止车辆混行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在交警部门指导下,在校门口和周边合理设置校车停靠点,划定学生接送机动车、非机动车车辆临时停放车位和区域,车辆即停即走,增设相应的交通信号、指示标线、指示牌等各类管理基础设施,规范设置禁止停车、禁止长时停车、限时段限时长停车等标志标线;科学规划进出学校行走路线,规划各年级学生家长等候区,缓解人员聚集和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
  (二)坚持人防为要,警校家联动发力。一是校内联动,学校落实校园门卫值班制度,落实保安人员足额配备,建立值班护岗制度,校(园)领导和老师全员全程参与。设置带班值班岗,在上下学时段,每次安排2名校(园)领导在岗带班、至少2-3名教师值班。学校门卫、带班领导和值班老师等到校园门口维持秩序,引导车辆停放,主动接领、护送学生。设立保安护学岗,日常上放学管理中,确保至少两名保安在校门口站立值勤,保障师生安全,做好私家车停放管理、拥堵疏散等工作。二是校家联动,设立家长志愿岗,家长志愿者,提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维持校门口秩序。
  (三)全力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
  学生交通安全涉及民生,是一项社会化工作,全社会一定要把维护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作为民生工程、社会工程,切实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协调,公安交警、宣传、教育、城管、工商、社区党委、学校等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性的工作机制,把学校周边交通秩序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给学生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学校密集区进行合理的控制性规划,合理布局周围设施,尽量在学区周围减少大商业网点,实行布局差异化、合距化。政府要加大硬件投入,增加停车场地,科学规划进出学校的车流路线,从而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拥堵。
  (五)学校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学校要及时让家长知悉学校的相关规定,提醒家长不要将车辆随意停放在学校门口,不能在学校门口的道路上违规掉头、逆行。建议相邻的家长可以通过“拼车”的方式,轮流接送孩子上下学,以减少车流量。
  六、建议
  一、在学校外划出固定停车区域。建议交通管理部门进一步挖掘道路资源,在学校附近选择比较开阔的路段,划出固定停车区域,在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时段,设置临时停车位,派遣交通协管员有序引导接送孩子的私家车停放。
  二、学校按通知时间准时放学。由于吃不准孩子离校时间,部分私家车有时来校在周边违章停车时间较长,造成不必要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因此,建议学校不要拖堂(也就是延长放学时间),严格按照准确的放学时间放学。
  三、建议路近的家长尽可能用自行车接送。同时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培养好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交待注意事项,不需要接送的尽量不接送。
  四、建议拼车接送。家住同一小区、在同一学校上学、或同一路段相距不远的家庭学生,家长们可以相约拼车接送。
  七、结论
  针对学校上下学门口交通拥堵的问题,经过分析调研,首先就是要以加强管理为重点,通过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只要能够切实实行,一定会对汽车驾驶员起到很好的约束,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让选择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深入人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