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用信息技术解决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问题
【作者】 罗 梦 林 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周家镇云龙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改革更新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电脑、网络、电子白板一并进入教室,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辅助手段。那么,怎样有效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正在引发教师教学的一场革命。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之一的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改变一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教育更具挑战。因此,国家的教育就必须跨上信息技术的快车。
一、创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是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对于今后学生文字运用水平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情境下被激发,尤其是在识字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创建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早现出来,以更加智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所以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进行运用,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下学习识字内容。以1年级下《识字2》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此课进行教学时,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只是简单的在黑板上书写这些汉字,以此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首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例如通过视频为学生播放足球比赛,让学生融合到这一情境中,随后将教材中的生字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先指定自己要学习的生字,如“足”这一汉字,学生先对这一生字进行朗读,如果学生的读音正确,那么教师则可以在电脑中进行积分,如果不正确,教师则可以用计算机对“足”这个字的正确读音进行示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习语文知识,掌握生字的读音。又如学习“森林”二字,教师可以先出示郁郁葱葱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是什么”、“森林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图片自然而然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不难记住“二木成林,三木成森”了。
二、看动画,正确识字书写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在艺术的感染、 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三、利用游戏识记,巩固提高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一旦一直枯燥的进行生字讲解,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喜欢的识字方法后,教师就应该创造情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检查孩子识记生字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展示,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个别同学的发音。然后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用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乐于学习,更会主动、轻松、快乐地去巩固学习的生字,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利用多媒体的声画统一功能,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春夏秋冬》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展示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过程,并在相应的季节当中用展示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各个季节的景色变化进行讲解。比如春天展示出一幅绿色,小草发芽、冰雪融化的影像,表示着冉冉生机。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春夏秋冬四个生字以及各代表的景色和相应的画面具有深刻的印象,并和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后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以课件为中心,而应以立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不能出现人灌或机灌,更不能是“人 灌加机灌”,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只有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正在引发教师教学的一场革命。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之一的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国家的历史命运,改变一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教育更具挑战。因此,国家的教育就必须跨上信息技术的快车。
一、创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是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对于今后学生文字运用水平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一定情境下被激发,尤其是在识字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课件创建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时使用信息技术课件,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早现出来,以更加智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天性好动,所以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进行运用,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下学习识字内容。以1年级下《识字2》一课为例,教师在对此课进行教学时,如果使用传统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只是简单的在黑板上书写这些汉字,以此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便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首先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例如通过视频为学生播放足球比赛,让学生融合到这一情境中,随后将教材中的生字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先指定自己要学习的生字,如“足”这一汉字,学生先对这一生字进行朗读,如果学生的读音正确,那么教师则可以在电脑中进行积分,如果不正确,教师则可以用计算机对“足”这个字的正确读音进行示范,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习语文知识,掌握生字的读音。又如学习“森林”二字,教师可以先出示郁郁葱葱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是什么”、“森林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图片自然而然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不难记住“二木成林,三木成森”了。
二、看动画,正确识字书写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但传统的字词学习却是极为枯燥乏味的,训练效果不佳。如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在艺术的感染、 熏陶、启迪下,他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奇不已,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学生开怀大笑。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易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
三、利用游戏识记,巩固提高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一旦一直枯燥的进行生字讲解,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利用自己所喜欢的识字方法后,教师就应该创造情景,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检查孩子识记生字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展示,用“找朋友”的游戏来检查学生对单个生字的认识,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个别同学的发音。然后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用游戏作为载体,学生乐于学习,更会主动、轻松、快乐地去巩固学习的生字,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利用多媒体的声画统一功能,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春夏秋冬》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展示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变化的过程,并在相应的季节当中用展示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各个季节的景色变化进行讲解。比如春天展示出一幅绿色,小草发芽、冰雪融化的影像,表示着冉冉生机。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春夏秋冬四个生字以及各代表的景色和相应的画面具有深刻的印象,并和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后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不能以课件为中心,而应以立足让学生更好的发展为中心。不能出现人灌或机灌,更不能是“人 灌加机灌”,加强有利于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只有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并为其感官提供愉悦的刺激,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