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析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的策略
【作者】 刘应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三江新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一直面临着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教师应针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进行探索,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语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而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一部分来源于课堂上所学习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他则来源于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打基础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资源、师资等更多问题,更需要教师积极地研究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无论什么课程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把阅读当成自己的兴趣,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首先,教师要做出表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共处在一起,这会让教师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的,教师如果经常阅读,视阅读为自己的喜好,学生也会在与教师交流共处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熏陶,渐渐培养自身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授《草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的末尾给学生进行拓展,为学生介绍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在介绍时,加入自己对作品的赏析,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的博览群书所折服,在听教师赏析时,也会对作品内容产生向往,产生阅读的兴趣。其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阅读也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每周的语文课程中,选出一节设为阅读课,让学生能够有统一的独立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同时,在阅读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这样,学生就会被他人所阅读的书籍内容所吸引,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前向同学们展示阅读成果,在学生展示完毕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小学生心思单纯,一点点的鼓励和肯定就能够激发学生很多的阅读热情和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随着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模式的调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显现出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提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语文老师在为学生讲解《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老舍在写这篇时的经历,再为学生讲解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经历、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可以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看法,体会到主人公热爱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亦读亦听,是提升阅读的有效补充
在语文阅读理解的时候,制约学生发展的一方面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现在的阅读理解的资料参差不齐,很多编写的资料并没有完全符合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简单的,也有较为难的。笔者针对这样的资料采取的措施就是,当遇到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时笔者就会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例如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家进行阅读训练时,读到《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在阅读书上,这是针对二年级学生设计的,但是在实际的阅读中学生在刚接触这个故事时,那还是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的,即使孩子能够作对试题,但是对故事本身也是存在理解盲区的,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给孩子讲讲《南辕北辙》的故事或者让孩子借助手机视频听一段故事,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好习惯。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内容并懂得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多方面的,比如边读边摘抄重点优美的字、词、句、段、篇,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勾画出来,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在书上写上点滴观点见解、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我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自己首先创设一个鲜明的情景对比:“我们现在过年最喜欢的是什么呀,生活幸福吗,爸妈疼爱吗,”学生回答情绪高涨,并且攀比起自己的幸福指数谁高谁低。当我说到让我们看看一个小女孩是怎样在大年三十天过大年夜的时候,孩子们顿时鸦雀无声,倾心静读课文。在我还没提要求的时候,好多孩子都在书页上勾画出了许多的圈、点、线,有些地方还作了自己的体会。一读完下来,多数学生都纷纷报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是什么、最生动的句子有哪些、假设我是小女孩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第二天每个学生都交上了700多字的读后感,情到深处,多数学生在念自己的读后感时竞然哭成了泪人,我想这篇文章的效果我就达到了。这就是我平时在阅读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带来的效应。
小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当下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生长在乡村的学生,他们语文功底较弱,教师更应该重视对他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语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而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一部分来源于课堂上所学习的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他则来源于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打基础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资源、师资等更多问题,更需要教师积极地研究阅读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无论什么课程的学习,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把阅读当成自己的兴趣,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首先,教师要做出表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共处在一起,这会让教师的行为给学生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的,教师如果经常阅读,视阅读为自己的喜好,学生也会在与教师交流共处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熏陶,渐渐培养自身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授《草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课的末尾给学生进行拓展,为学生介绍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在介绍时,加入自己对作品的赏析,这样学生就会被教师的博览群书所折服,在听教师赏析时,也会对作品内容产生向往,产生阅读的兴趣。其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阅读也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每周的语文课程中,选出一节设为阅读课,让学生能够有统一的独立时间进行自由的阅读,同时,在阅读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这样,学生就会被他人所阅读的书籍内容所吸引,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到讲台前向同学们展示阅读成果,在学生展示完毕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小学生心思单纯,一点点的鼓励和肯定就能够激发学生很多的阅读热情和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随着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模式的调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显现出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提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充分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语文老师在为学生讲解《骆驼祥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老舍在写这篇时的经历,再为学生讲解主人公的生活背景、经历、以及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可以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看法,体会到主人公热爱生活、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亦读亦听,是提升阅读的有效补充
在语文阅读理解的时候,制约学生发展的一方面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现在的阅读理解的资料参差不齐,很多编写的资料并没有完全符合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简单的,也有较为难的。笔者针对这样的资料采取的措施就是,当遇到高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文章时笔者就会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补充。例如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在自己家进行阅读训练时,读到《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在阅读书上,这是针对二年级学生设计的,但是在实际的阅读中学生在刚接触这个故事时,那还是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的,即使孩子能够作对试题,但是对故事本身也是存在理解盲区的,鉴于这种情况,笔者给家长的建议是,让孩子在做完阅读理解题后,给孩子讲讲《南辕北辙》的故事或者让孩子借助手机视频听一段故事,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好习惯。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内容并懂得其中所饱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多方面的,比如边读边摘抄重点优美的字、词、句、段、篇,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勾画出来,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在书上写上点滴观点见解、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比如我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自己首先创设一个鲜明的情景对比:“我们现在过年最喜欢的是什么呀,生活幸福吗,爸妈疼爱吗,”学生回答情绪高涨,并且攀比起自己的幸福指数谁高谁低。当我说到让我们看看一个小女孩是怎样在大年三十天过大年夜的时候,孩子们顿时鸦雀无声,倾心静读课文。在我还没提要求的时候,好多孩子都在书页上勾画出了许多的圈、点、线,有些地方还作了自己的体会。一读完下来,多数学生都纷纷报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是什么、最生动的句子有哪些、假设我是小女孩该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第二天每个学生都交上了700多字的读后感,情到深处,多数学生在念自己的读后感时竞然哭成了泪人,我想这篇文章的效果我就达到了。这就是我平时在阅读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带来的效应。
小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当下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生长在乡村的学生,他们语文功底较弱,教师更应该重视对他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