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作者】 刘 红
【机构】 四川省井研县研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教学情境,就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正如美国一位著名人士所说的:“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问题,就不会进行思维。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新奇巧妙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思考。如教学Go for It! Book 8A,Unit 2时,我就当今家庭、学校约束孩子一切,孩子毫无自由的情况,让学生在“What do you think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do?”的问题情境中互相探讨,各抒己见。学生们积极思维,就自己想要得到的自由进行讨论,有的想自己选择时尚衣服,有的想自己选择朋友,有的认为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学校,还有的认为在学校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学的学科。这样创设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教授Go for It! Book 9 Unit 8 Section B时,我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上课时出示挂图问:“当看到文中这四幅图画时,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提出“Who is the boy?”“Why does he fix up bicycles?”“How does he deal with these bicycles?” “Does he sell bicycles?”等好几个问题。这说明了学生的思维在深化,提问能力在提高,因此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质疑的兴趣。
二、创设表演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也力图体现这一特点。新教材以语言结构为主体,图文并茂,安排了许多活动,教学生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语言,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和情境表演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教材中的“Pairwork”、“Groupwork”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Go for It! Book 7A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一单元时,我把教室当作商场,把学习用品和身上穿戴的衣物当作“商品”,让学生当场表演。在学Go for It! Book 8A,Unit 7时,我把搅拌机、香蕉、牛奶等带进课堂,让学生边学英语边做奶昔,最后让学生品尝他们亲手做的奶昔。这样的情境创设,既使学生身临其境,人人进入角色进行语言实践,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象的发挥。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发展其多种能力,启发其思维和想象力,对培养其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学习Go for It! Book 7 Uni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时,我采用走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街道和建筑物,分组活动——给建筑物命名、问路、指路,这样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这课内容。当然,英语游戏多种多样。例如:听命令做动作、根据特征描述猜人物等。如果我们处处留心,善于动脑,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创设想象情境,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学习“Thomas Edison”这一篇阅读课文时,我启发教育学生:爱迪生一生中有这么多项发明,是与他在童年时就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乐于联想分不开的。然后给出讨论题:“Without these inventions,what will the world be?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from Edison?”再如学习Go for It! Book 8B Unit 10时,我提出“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让学生们进一步展开讨论,谈各自的理想、抱负……通过这些情境的练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远大理想,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创设“引趣”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引趣”情境是理解主题内容所需要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精心设计的“引趣”情境,其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源泉。例如在教授“过去进行时态”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运用动画Flash的形式,展示了5.12大地震发生时学生们进行的各项课内外活动,如在室外打排球、踢足球、跑步、骑车、唱歌和做游戏;在室内上课、午睡等。当学生们看到这些精彩画面后兴致勃勃,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我紧接着问:“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What was ××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语法难点迎刃而解。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很多,比如:谜语创设法、故事创设法、音乐创设法等,这是一块丰富的沃土,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开垦。只要大家去留心、去积累、去思考、去探索、去完善,这块沃土一定会异彩纷呈,发挥出在英语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问题,就不会进行思维。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教学实践证明,新奇巧妙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思考。如教学Go for It! Book 8A,Unit 2时,我就当今家庭、学校约束孩子一切,孩子毫无自由的情况,让学生在“What do you think children should be allowed to do?”的问题情境中互相探讨,各抒己见。学生们积极思维,就自己想要得到的自由进行讨论,有的想自己选择时尚衣服,有的想自己选择朋友,有的认为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学校,还有的认为在学校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想学的学科。这样创设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欲和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教师设疑,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如教授Go for It! Book 9 Unit 8 Section B时,我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上课时出示挂图问:“当看到文中这四幅图画时,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提出“Who is the boy?”“Why does he fix up bicycles?”“How does he deal with these bicycles?” “Does he sell bicycles?”等好几个问题。这说明了学生的思维在深化,提问能力在提高,因此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质疑的兴趣。
二、创设表演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编排也力图体现这一特点。新教材以语言结构为主体,图文并茂,安排了许多活动,教学生如何在不同情境下使用语言,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使英语教学过程成为语言交际和情境表演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新教材中的“Pairwork”、“Groupwork”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表演,诱发学生的表演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Go for It! Book 7A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这一单元时,我把教室当作商场,把学习用品和身上穿戴的衣物当作“商品”,让学生当场表演。在学Go for It! Book 8A,Unit 7时,我把搅拌机、香蕉、牛奶等带进课堂,让学生边学英语边做奶昔,最后让学生品尝他们亲手做的奶昔。这样的情境创设,既使学生身临其境,人人进入角色进行语言实践,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象的发挥。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发展其多种能力,启发其思维和想象力,对培养其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学习Go for It! Book 7 Unit 2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时,我采用走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街道和建筑物,分组活动——给建筑物命名、问路、指路,这样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这课内容。当然,英语游戏多种多样。例如:听命令做动作、根据特征描述猜人物等。如果我们处处留心,善于动脑,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创设想象情境,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学习“Thomas Edison”这一篇阅读课文时,我启发教育学生:爱迪生一生中有这么多项发明,是与他在童年时就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乐于联想分不开的。然后给出讨论题:“Without these inventions,what will the world be?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learn from Edison?”再如学习Go for It! Book 8B Unit 10时,我提出“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让学生们进一步展开讨论,谈各自的理想、抱负……通过这些情境的练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远大理想,而且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创设“引趣”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引趣”情境是理解主题内容所需要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精心设计的“引趣”情境,其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源泉。例如在教授“过去进行时态”时,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运用动画Flash的形式,展示了5.12大地震发生时学生们进行的各项课内外活动,如在室外打排球、踢足球、跑步、骑车、唱歌和做游戏;在室内上课、午睡等。当学生们看到这些精彩画面后兴致勃勃,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我紧接着问:“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What was ××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纷纷举手,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语法难点迎刃而解。
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还很多,比如:谜语创设法、故事创设法、音乐创设法等,这是一块丰富的沃土,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开垦。只要大家去留心、去积累、去思考、去探索、去完善,这块沃土一定会异彩纷呈,发挥出在英语教学中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