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作者】 叶远欣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眼界,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整个社会的接轨能力,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略有不同,对孩子们来说,这门课程较为新颖,更能够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这门课程发展时间较短,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并且在教育方面也有许多的漏洞。所以,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道路上,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中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学生们更应该学习信息技术,对个人来说,它能够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兴趣,为孩子们以后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些技能。对社会来说,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批信息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这方面劳动力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来说,能够增大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为我国信息技术方面的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信息技术教育在中职发展现实情况
2.1 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中职发展的较晚,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规划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且形式较为单调,并且现在许多学校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对这门课程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这就给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有相关的专家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考虑。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要在我国中职推广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改变学校的传统教育思想,如果传统思想改变不了,就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总地来说,如果学校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且教育方式比较单调,就不利于该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并且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对于学生们遇到问题,老师们并不能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解决,使得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效并不明显。
2.2 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学校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古板的,许多老师仅仅只是注重自己在教学中的过程,对于学生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这门知识比较轻视。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思想的不断改变,现在将关注点越来越放在了学生本身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上。因此学校如果想要学生们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就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真正的吸引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
2.3 学校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安排较少
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我们高考中并没有纳为高考科目,而现在大部分中职都更加重视学生们的高考成绩。因此,对于这些非考试科目并不重视,再加上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出现,学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不断的涌现,占了学生们的许多时间,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自然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到课程中去,并且一般在课下,学生的都很少会把在课上学到的进行复习巩固,导致间隔时间太长,基础知识就很难以记住。而教师们在讲解中也很难把握对讲课内容的取舍,因此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3、推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
3.1 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
要想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中职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中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思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是目前教育的比较新兴的部分,许多人对此方面的了解较少,因此,学校需要重点对该方面的课程进行宣传,让学生们和家长们明白这门课程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对操作进行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把控理论知识的讲述时间,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例如,一节课45分钟,老师尽量把理论时间安排在20分钟以内,让孩子们后半节课用来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另外,到时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的关注知识点的讲述,尽量避免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
3.2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于这门课程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程,是学生们学习态度能够端正起来,在对待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是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尽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在高考范围之内,但是它对于学生们的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对于这门课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和创新,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考试与日常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日常考查主要包括对学生们作业完成程度的检查,课堂表现以及平时的检测成绩,在期末时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考试。日常考察在期末总分中比重大,期末考试的比重较小,这样既能够对学生们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还能够减轻学生们的学业压力,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是较为轻松和愉悦的。除此以外,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较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决定了这学生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因此,学校需要定期的对这些老师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达到要求。另外,学校还要注意引进一些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地增强学校的教师团队的实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3.3 适当的提高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
因为不是高考的主要科目,许多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时,往往每周只有一两节课,这样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适当的减少其他课程的时间,以此来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安排想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在其他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该课程的教育发展。
4、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全能型人才。推动这项教育的发展对学生个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更加注重这方面教育的发展,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岩.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4):3-4.
[2]高永祥.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学教学参考,2023(26):119.
1、中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未来的接班人,学生们更应该学习信息技术,对个人来说,它能够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们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们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兴趣,为孩子们以后进入社会提供了一些技能。对社会来说,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批信息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这方面劳动力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国家来说,能够增大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为我国信息技术方面的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2、信息技术教育在中职发展现实情况
2.1 教学方式过于单调
因为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中职发展的较晚,因此,在整个课程的规划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不完善,且形式较为单调,并且现在许多学校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对这门课程有着严重的抵触心理。这就给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有相关的专家专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考虑。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要在我国中职推广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要改变学校的传统教育思想,如果传统思想改变不了,就很难进行下一步的推广和发展。总地来说,如果学校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且教育方式比较单调,就不利于该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并且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对于学生们遇到问题,老师们并不能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解决,使得这门课程的学习成效并不明显。
2.2 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导致许多学校目前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古板的,许多老师仅仅只是注重自己在教学中的过程,对于学生们是否真正的掌握了这门知识比较轻视。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思想的不断改变,现在将关注点越来越放在了学生本身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上。因此学校如果想要学生们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就需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真正的吸引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
2.3 学校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安排较少
因为信息技术课程在我们高考中并没有纳为高考科目,而现在大部分中职都更加重视学生们的高考成绩。因此,对于这些非考试科目并不重视,再加上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出现,学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不断的涌现,占了学生们的许多时间,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自然就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到课程中去,并且一般在课下,学生的都很少会把在课上学到的进行复习巩固,导致间隔时间太长,基础知识就很难以记住。而教师们在讲解中也很难把握对讲课内容的取舍,因此就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3、推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
3.1 对于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
要想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在中职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中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思想,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老师们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是目前教育的比较新兴的部分,许多人对此方面的了解较少,因此,学校需要重点对该方面的课程进行宣传,让学生们和家长们明白这门课程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项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对操作进行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把控理论知识的讲述时间,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例如,一节课45分钟,老师尽量把理论时间安排在20分钟以内,让孩子们后半节课用来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另外,到时在讲课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的关注知识点的讲述,尽量避免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采取更加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
3.2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对于这门课程进行相对严格的考核,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程,是学生们学习态度能够端正起来,在对待老师们布置的作业和任务是能够有效及时地完成。尽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在高考范围之内,但是它对于学生们的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对于这门课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和创新,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学校可以采取考试与日常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日常考查主要包括对学生们作业完成程度的检查,课堂表现以及平时的检测成绩,在期末时对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考试。日常考察在期末总分中比重大,期末考试的比重较小,这样既能够对学生们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还能够减轻学生们的学业压力,保证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是较为轻松和愉悦的。除此以外,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较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决定了这学生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否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因此,学校需要定期的对这些老师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储备达到要求。另外,学校还要注意引进一些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地增强学校的教师团队的实力,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3.3 适当的提高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
因为不是高考的主要科目,许多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时,往往每周只有一两节课,这样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适当的减少其他课程的时间,以此来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时间,另外,还可以安排想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在其他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该课程的教育发展。
4、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全能型人才。推动这项教育的发展对学生个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更加注重这方面教育的发展,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岩.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4):3-4.
[2]高永祥.中职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学教学参考,2023(2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