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在中职数学课堂如何实现思政教育

【作者】 杨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柳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国家大力倡导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参与到全员育人的浪潮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中,因此,有必要在中职数学课堂进行思政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字:中职;数学;思政教育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知识背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性,联系工作和生活等实际情况,在适当时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并践行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工匠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一、中职数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时代背景
  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为教育之根本。德育和智育并重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把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中职阶段是中职学生人生价值观成型的重要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位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将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教学,必将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和健康的发展,丰富其人生阅历和精神世界,同时为将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思想素质不高,仅依托为数不多的思政课进行德育教学,达不到立德树人的理想效果。德育涵盖于各学科内容之中,因此,在中职数学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理应响应时代号召,充分挖掘课程背后潜在的思政元素,为德育添砖加瓦。
  二、中职数学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
  部分老师从思想上认为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数学课上的主要任务。将思想政治因素纳入数学教学是不必要的,没有意义且浪费时间的,因此导致许多教师在教授数学课时只教授数学知识,而不注重思想政治要素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此外,由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且繁多,思政教育和数学内容教学任务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如果在课堂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会缩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时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思政教育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升学班级。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巧妙的、高效的融入思政元素,化解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冲突,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
  (二)对思政元素缺乏正确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辅助的、隐性的教育。成功的思政教育一定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生搬硬套,用生动风趣的形式,恰如其分、自然呈现。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些老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了自己的数学课堂之中,但是却采用的是不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甚至于与教学内容相脱离。在此情况下,容易导致学生脱离课堂,不仅完不成思政在数学课堂的渗透教育,还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中职数学课堂实施思政教育的途径
  (一)多措并举,提高教师实施思政教育的能力
  1.思想上,转变传统的育人方式,重视课堂思政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责任感,从高度上认识中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坚定不移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变过于偏重数学知识传授,忽视育人导向、价值引领的现象。做到在课前充分挖掘课程中、教材中潜在的思想政治元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如爱国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与熏陶。
  2.学习先进理念,“走出去、引进来”,推陈出新
  基于当下仍有部分数学教师不了解“课程思政”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提供教师思政能力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思政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思想政治元素被纳入数学课程的原因。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各项比赛,如教师能力大赛、思政大赛等,通过比赛以及观摩优秀同仁比赛,促进教师成长,以赛促教;其次,力所能及的参加各类线上线下教育培训,为老师提供学习平台,遇到困难能及时释疑。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把思政元素应用较好的中职数学教师到校参与交流学习,从中学习优秀经验。
  3. 优化课程设置,使思政教育落地生根 
  一是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修改原有教案,从学科知识点出发搜集和挖掘各章节背后潜藏的思政信息,从中提取积极的,正面的人、事、物,将其中的时事政治、人文精神、创新意识、敬业精神、爱国精神等核心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二是巧用各类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尊重数学学科知识完整性,防止出现为了突出思政教育而不惜破坏数学学科知识完整性的做法。在充分了解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制作精良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视频、网络课程等教学工具,自然地将各类思政元素合理融入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想学、爱学、主动学、认真学。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团队意识
  新课标中“课程思政”的提出,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凸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和培养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因此,在进行中职数学教育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学习各章节数学课程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结合所学专业及生活实际,自行或小组搜集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相关内容的时事政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此外,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大胆质疑,培养启发式思维,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达到感悟、升华;小组学习时引导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团队意识,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政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想要将思政教育融化于无形,不贴标签、不生搬硬套,是一个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推陈出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才能做到身正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