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放飞学生创新思维
【作者】 花映雪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情境,是一种生活场面。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教材和学情的实际需要,创设一定的场景,让教学内容尽量形象化,让枯燥的英语知识具有感情色彩,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那么如何创设良好的英语教学情境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来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体会。
一、营造英语氛围创设情境
要想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环境布置不可忽视。通过这样的布置,使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沉浸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长期以往,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润,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1.家校配合,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
良好、积极的英语文化氛围,能让学生每天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学习英语单词。我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会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我,以学生日常生活作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切入点,在实物上贴上英语单词,让学生跟这些常见的实物之间建立英语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挺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2.布置积极的校园英语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育人功效也不容忽视。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比如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教唱英文歌曲,做英文游戏……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
3.布置具有英语特色的教室环境。
教室是小学生学习与课间活动的主要场所,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情境。每学期开学,我都会跟班主任一起布置教室,我们在教室里张贴用英语和汉语双语书写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情感熏陶。一开学,我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英语课程表贴在自己课桌的右上角,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背上这些单词。在每一节英语课新课开始的前两、三分钟,会让值日生用英语通报一下当天的天气。除此之外,我还在教室后墙上的黑板报设立英语园地,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园地的内容。学生设计的内容五花八门,陶醉于他们自己创立的英语环境中。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次会议后,我就开始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编写英语小诗,小故事,拍手歌等内容的小文章。学生们在编写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思维。
二、活用插图,培养形象思维
我们知道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都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目前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都配有大量的插图和教学挂图,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挂图去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内容。我在使用教学画图时,常常要求学生先看图,然后对着看图设计问题。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时,我结合话题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
1.插图预测:
让学生观察图片,积极思维,展开预测“What is the poem about?”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猜测和好奇,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本课的话题。
2.整体感知,插图命名:
让学生自主阅读语篇,获得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根据插图内容选择合适的名称,如spring/summer/...带领学生联系插图和文本获取关键信息,有效渗透阅读策略。
3.细节感知,模仿插图:
我结合“spring”的诗歌和插图,带领学生展开细读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模仿插图进行表演,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It's warm. We fly kites. We go rowing.”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图文结合展开探索,有效理解语言。在以上的案例当中,我都是通过把教材中的插图,巧妙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这一幅幅插图来展开阅读活动,进而理解语言知识,不需要教者做过多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但是取得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三、在语言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其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Where is my ruler?”这个句型时,我假装找不到尺子,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ere is my ruler?Can I use your rul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尝试着给我尺子,于是,我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教授了这样的句子。
在课堂教学和复习词汇时我十分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单词时,我通常以旧带新。例如:从back引出black,再引出blackboard;从mather、father引出grandmather、grandmather再引出parents、garandparents,这样归类便于学生记忆和正确使用,再例如从look引出look at,look for,look after,look up,look like等,通过造句的形式来区别这些词组,同时也训练了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爱学英语、会学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利用“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营造英语氛围创设情境
要想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环境布置不可忽视。通过这样的布置,使学生在学习中一直沉浸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长期以往,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浸润,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1.家校配合,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
良好、积极的英语文化氛围,能让学生每天都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学习英语单词。我在每学期的开学初,都会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我,以学生日常生活作为他们学习英语的切入点,在实物上贴上英语单词,让学生跟这些常见的实物之间建立英语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挺高学生的英语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2.布置积极的校园英语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育人功效也不容忽视。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比如可以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教唱英文歌曲,做英文游戏……这些活动都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
3.布置具有英语特色的教室环境。
教室是小学生学习与课间活动的主要场所,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情境。每学期开学,我都会跟班主任一起布置教室,我们在教室里张贴用英语和汉语双语书写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情感熏陶。一开学,我给每个学生印发一张英语课程表贴在自己课桌的右上角,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背上这些单词。在每一节英语课新课开始的前两、三分钟,会让值日生用英语通报一下当天的天气。除此之外,我还在教室后墙上的黑板报设立英语园地,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园地的内容。学生设计的内容五花八门,陶醉于他们自己创立的英语环境中。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次会议后,我就开始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编写英语小诗,小故事,拍手歌等内容的小文章。学生们在编写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思维。
二、活用插图,培养形象思维
我们知道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都善于运用形象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运用语言把画面描绘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目前使用的译林版英语教材都配有大量的插图和教学挂图,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挂图去创设情境,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上的内容。我在使用教学画图时,常常要求学生先看图,然后对着看图设计问题。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时,我结合话题巧用插图,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活动:
1.插图预测:
让学生观察图片,积极思维,展开预测“What is the poem about?”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猜测和好奇,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本课的话题。
2.整体感知,插图命名:
让学生自主阅读语篇,获得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并让学生根据插图内容选择合适的名称,如spring/summer/...带领学生联系插图和文本获取关键信息,有效渗透阅读策略。
3.细节感知,模仿插图:
我结合“spring”的诗歌和插图,带领学生展开细读活动,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模仿插图进行表演,通过形象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It's warm. We fly kites. We go rowing.”然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图文结合展开探索,有效理解语言。在以上的案例当中,我都是通过把教材中的插图,巧妙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这一幅幅插图来展开阅读活动,进而理解语言知识,不需要教者做过多的语法知识的学习,但是取得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三、在语言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其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Where is my ruler?”这个句型时,我假装找不到尺子,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ere is my ruler?Can I use your rul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尝试着给我尺子,于是,我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教授了这样的句子。
在课堂教学和复习词汇时我十分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单词时,我通常以旧带新。例如:从back引出black,再引出blackboard;从mather、father引出grandmather、grandmather再引出parents、garandparents,这样归类便于学生记忆和正确使用,再例如从look引出look at,look for,look after,look up,look like等,通过造句的形式来区别这些词组,同时也训练了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爱学英语、会学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利用“情境教学法”这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