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游戏化背景简析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 张雅雯
【机构】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会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各项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在游戏化教育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既要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发挥幼儿的特长和积极性,也要规范幼儿行为,帮助幼儿树立规则意识,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幼儿的特点不断完善幼儿教育。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素质,使幼儿可以健康、愉快的成长,同时解除了家长培育幼儿时受到的时空限制,由更加专业的教育人员来培育和引导幼儿,确保幼儿教育的合理性。如今,幼儿教育经常会采用游戏娱乐的方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塑造快乐、健康的童年时光。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了解幼儿的特点,分析幼儿园教学和管理现状,明确游戏化的作用与影响,然后采取恰当的管理手段。
一、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幼儿园教育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园活动类型较多,旨在帮助幼儿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开发智力等等。由于幼儿思维发散,所以教师会采用较为灵活的教育方法,即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氛围较为活跃,幼儿的活动自由度比较高,这些都为幼儿园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1]。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严苛的管理手段,会增加幼儿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幼儿产生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如果教师采用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则很难规范幼儿的行为,不利于游戏活动的开展,会影响游戏化教学效果,甚至会导致幼儿游戏活动中出现安全隐患。
二、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在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措施。在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然后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以下原则:首先,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保持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落实管理工作。幼儿的年纪比较小,缺少认知和判断能力,单纯依靠纪律、规则很难约束幼儿,甚至会造成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性格、情感、成长规律等等,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幼儿考虑,结合实际教育需求和幼儿的情感态度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挂历措施,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赖感、依赖感,使幼儿在幼儿园中产生归属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2];其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幼儿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结合幼儿的特点、需求、情感等落实管理工作,采用民主、友善、平等的交流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日常活动和生活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和情感状态,多关心幼儿,为幼儿营造愉快、舒适、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幼儿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幼儿产生负面情绪,保障幼儿心理健康;最后,教师还要坚持示范性的原则。因为幼儿的年纪较小,普遍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日常会观察教师或同学的举动行为,然后进行模仿。幼儿对成年人有较高的依赖性,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教师在幼儿心中往往会有很高的地位,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使管理渗透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并且通过管理优化游戏活动,使幼儿可以遵守游戏规则,在教师的示范下规范有序地开展游戏活动。通过有效的幼儿班级管理,可以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游戏化背景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教学是最常用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氛围的改善,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使幼儿积累更多经验、认识更多事物。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承担规划布置的责任,根据幼儿有效的需求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幼儿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感受快乐与成功[3]。其次,游戏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师幼之间,还是幼儿之间,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教师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可以逐渐融入幼儿群体,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同伴”认知,有助于拉近师幼关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幼儿找到兴趣相投的好朋友,进而在幼儿园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可以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成长。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关系的拉近,为教师实施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使教师和学生更容易保持平等关系。在幼儿对教师产生“同伴”认知的基础上,幼儿更容易认可教师的话,所以管理工作会因此降低难度;最后,游戏活动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可以培养幼儿探索、交流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幼儿各项能力。有趣的游戏也可以吸引幼儿,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解决幼儿孤僻、内向等问题。但由于游戏活动比较自由,所以对班级管理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明确游戏活动的规则,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确保幼儿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助与配合关系,保障游戏活动有序开展,并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以人为本,积极沟通
在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计划,确保管理的有效性,为幼儿营造舒适、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空间。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特长,利用游戏活动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关系,重点强化幼儿对教师的信赖感和在集体中的归属感,确保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寻求教师帮助,降低教师管理班级的难度[4]。例如,幼儿年纪较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包括饭后不洗手、不按时午睡等等。这些问题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要多加注意。在发现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直接批评幼儿,应该先与幼儿进行沟通,然后采用趣味性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错误。对于幼儿饭后不洗手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认识到饭后不洗手会带来的后果,幼儿可以扮演“细菌”、“洗手液”、“病毒”等角色,通过表演展现不洗手会有细菌残留,最后导致各种疾病。这种方式直观有趣,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认识到错误之后机会主动改正,不需要教师专门管理和监督。如果教师没有与幼儿沟通好,只是对幼儿做出硬性要求,幼儿很难理解,所以也不会自觉遵守,甚至会产生逆反、自卑等负面心理,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此外,为了了解幼儿兴趣,同时促进幼儿发展特长,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游戏化的手段,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可以积极、乐观的面对各种问题,提升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幼儿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隐患。
(二)友善民主,寓教于乐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民主精神,为幼儿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不仅教师自身要尊重、关爱幼儿,也要引导幼儿尊重他人、自尊自爱。一方面,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时,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制定,通过游戏化、趣味性的活动方式来引导幼儿表达观点,使幼儿了解自身需求,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同时也可以增加幼儿在班级中的融入感、参与感[5]。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毛遂自荐”的活动,利用毛遂自荐的故事来表达对勇敢、自信的赞美,然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假设幼儿管理班级,组织幼儿开展“我做主人翁”的游戏活动,幼儿通过活动可以了解管理、规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思考正确管理的办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可以总结幼儿的观点,然后对班级管理规范进行调整。
(三)互相监督,遵守秩序
幼儿的年纪较小,普遍比较自由随意,还没有认识到遵守规则、融入集体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自由、平等、尊重的原则,还要树立幼儿规则意识,使幼儿可以主动遵守纪律规范。尤其在游戏活动中,如果幼儿不遵守规则,不仅会影响活动效果,还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为了使幼儿遵守规则,同时不过度束缚幼儿的行为和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监督,使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幼儿感受到遵守规则的作用和班级管理的难度,这样幼儿可以体谅教师的工作,在活动或生活中可以更加规范、自主。教师要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可以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遵守规则且获得胜利的幼儿可以获得奖励,如果违规获胜则视为无效,如果发现同伴有违规行为却没有及时指出,也会和同伴一起受到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监督,使幼儿主动遵守规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实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会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使幼儿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采用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与幼儿沟通交流,同时采取寓教于乐的手段,引导幼儿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全面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沈云昕.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2(22):216-217.
[2]高会英.实现幼儿园班级管理目标的相关策略[J].新课程,2022(22):218.
[3]高甜.利用“互联网+”推进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读写算,2022(11):52-54.
[4]梁慧珍.管理取胜,助力发展——优化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2022(10):130-131.
[5]缪萍.民主管理,因材施教——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启示[J].清风,2022(02):13.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园;班级管理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结合幼儿的特点不断完善幼儿教育。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能力和素质,使幼儿可以健康、愉快的成长,同时解除了家长培育幼儿时受到的时空限制,由更加专业的教育人员来培育和引导幼儿,确保幼儿教育的合理性。如今,幼儿教育经常会采用游戏娱乐的方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塑造快乐、健康的童年时光。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要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了解幼儿的特点,分析幼儿园教学和管理现状,明确游戏化的作用与影响,然后采取恰当的管理手段。
一、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现状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幼儿园教育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幼儿园活动类型较多,旨在帮助幼儿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开发智力等等。由于幼儿思维发散,所以教师会采用较为灵活的教育方法,即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氛围较为活跃,幼儿的活动自由度比较高,这些都为幼儿园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1]。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严苛的管理手段,会增加幼儿心理压力,可能导致幼儿产生负面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如果教师采用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则很难规范幼儿的行为,不利于游戏活动的开展,会影响游戏化教学效果,甚至会导致幼儿游戏活动中出现安全隐患。
二、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在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措施。在落实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然后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以下原则:首先,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保持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落实管理工作。幼儿的年纪比较小,缺少认知和判断能力,单纯依靠纪律、规则很难约束幼儿,甚至会造成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性格、情感、成长规律等等,从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幼儿考虑,结合实际教育需求和幼儿的情感态度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挂历措施,增加幼儿对教师的信赖感、依赖感,使幼儿在幼儿园中产生归属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为游戏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2];其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幼儿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结合幼儿的特点、需求、情感等落实管理工作,采用民主、友善、平等的交流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日常活动和生活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和情感状态,多关心幼儿,为幼儿营造愉快、舒适、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幼儿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幼儿产生负面情绪,保障幼儿心理健康;最后,教师还要坚持示范性的原则。因为幼儿的年纪较小,普遍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日常会观察教师或同学的举动行为,然后进行模仿。幼儿对成年人有较高的依赖性,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教师在幼儿心中往往会有很高的地位,是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道德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使管理渗透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并且通过管理优化游戏活动,使幼儿可以遵守游戏规则,在教师的示范下规范有序地开展游戏活动。通过有效的幼儿班级管理,可以改善幼儿园教育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
三、游戏化背景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阶段,游戏教学是最常用的教育手段,在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学习和生活氛围的改善,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使幼儿积累更多经验、认识更多事物。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承担规划布置的责任,根据幼儿有效的需求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幼儿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感受快乐与成功[3]。其次,游戏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师幼之间,还是幼儿之间,都会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教师通过参与游戏的方式,可以逐渐融入幼儿群体,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同伴”认知,有助于拉近师幼关系。游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幼儿找到兴趣相投的好朋友,进而在幼儿园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可以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成长。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关系的拉近,为教师实施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使教师和学生更容易保持平等关系。在幼儿对教师产生“同伴”认知的基础上,幼儿更容易认可教师的话,所以管理工作会因此降低难度;最后,游戏活动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可以培养幼儿探索、交流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幼儿各项能力。有趣的游戏也可以吸引幼儿,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解决幼儿孤僻、内向等问题。但由于游戏活动比较自由,所以对班级管理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明确游戏活动的规则,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幼儿遵守规则,确保幼儿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助与配合关系,保障游戏活动有序开展,并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以人为本,积极沟通
在游戏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计划,确保管理的有效性,为幼儿营造舒适、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空间。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特长,利用游戏活动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关系,重点强化幼儿对教师的信赖感和在集体中的归属感,确保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主动寻求教师帮助,降低教师管理班级的难度[4]。例如,幼儿年纪较小,缺少生活经验,所以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包括饭后不洗手、不按时午睡等等。这些问题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息息相关,教师要多加注意。在发现问题时,教师不应该直接批评幼儿,应该先与幼儿进行沟通,然后采用趣味性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改正错误。对于幼儿饭后不洗手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认识到饭后不洗手会带来的后果,幼儿可以扮演“细菌”、“洗手液”、“病毒”等角色,通过表演展现不洗手会有细菌残留,最后导致各种疾病。这种方式直观有趣,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幼儿认识到错误之后机会主动改正,不需要教师专门管理和监督。如果教师没有与幼儿沟通好,只是对幼儿做出硬性要求,幼儿很难理解,所以也不会自觉遵守,甚至会产生逆反、自卑等负面心理,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此外,为了了解幼儿兴趣,同时促进幼儿发展特长,使幼儿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游戏化的手段,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可以积极、乐观的面对各种问题,提升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幼儿班级管理中的各种隐患。
(二)友善民主,寓教于乐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一定要具备民主精神,为幼儿营造民主的班级氛围,不仅教师自身要尊重、关爱幼儿,也要引导幼儿尊重他人、自尊自爱。一方面,教师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时,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制定,通过游戏化、趣味性的活动方式来引导幼儿表达观点,使幼儿了解自身需求,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同时也可以增加幼儿在班级中的融入感、参与感[5]。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毛遂自荐”的活动,利用毛遂自荐的故事来表达对勇敢、自信的赞美,然后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优点。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假设幼儿管理班级,组织幼儿开展“我做主人翁”的游戏活动,幼儿通过活动可以了解管理、规范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思考正确管理的办法,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可以总结幼儿的观点,然后对班级管理规范进行调整。
(三)互相监督,遵守秩序
幼儿的年纪较小,普遍比较自由随意,还没有认识到遵守规则、融入集体的重要性。所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自由、平等、尊重的原则,还要树立幼儿规则意识,使幼儿可以主动遵守纪律规范。尤其在游戏活动中,如果幼儿不遵守规则,不仅会影响活动效果,还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为了使幼儿遵守规则,同时不过度束缚幼儿的行为和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相互监督,使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幼儿感受到遵守规则的作用和班级管理的难度,这样幼儿可以体谅教师的工作,在活动或生活中可以更加规范、自主。教师要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可以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遵守规则且获得胜利的幼儿可以获得奖励,如果违规获胜则视为无效,如果发现同伴有违规行为却没有及时指出,也会和同伴一起受到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监督,使幼儿主动遵守规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实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会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使幼儿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采用民主、平等的班级管理手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与幼儿沟通交流,同时采取寓教于乐的手段,引导幼儿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全面提升幼儿园班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沈云昕.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2(22):216-217.
[2]高会英.实现幼儿园班级管理目标的相关策略[J].新课程,2022(22):218.
[3]高甜.利用“互联网+”推进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J].读写算,2022(11):52-54.
[4]梁慧珍.管理取胜,助力发展——优化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2022(10):130-131.
[5]缪萍.民主管理,因材施教——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启示[J].清风,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