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 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来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宜滋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教育要注重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同时强调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那么作为教学的课后延伸的英语作业设计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为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并有效提升教师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能力,笔者和课题团队教师结合作业设计中的普遍问题进行研究并优化年级作业设计。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了老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高中英语作业设计提供了范例和建议。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高中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学习及运用英语语言的课程,旨在为学生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和态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然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内化是不可能单纯在课堂上完成和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还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其中英语作业作为学生进行课下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个性化学习策略使用的重要途径,其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通过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将课标提出的要求和本校高中英语教师的作业设计情况进行对比,笔者和课题团队发现老师们的作业设计出现了目的不明、层次不清及功能错位等问题。作业设计重词汇及语言知识,主要以提高分数为目标,忽视了学科大观念下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以及以单元为载体的育人目标,作业设计缺乏创新性,与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脱节,授课教师缺乏作业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深度思考,致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作业的重视程度不高。
  本研究通过调查本校高二年级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大观念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究如何进行大观念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并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年级作业集,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优化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价值,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 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4位英语教师和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同层次同一教师授课的高二(1)为对照班,高二(2)为实验班;第二层次同一老师授课的高二(3)班为对照班,高二(4)班为实验班;第三层次同一授课教师的高二(5)班为对照班,高二(6)班为实验班;第四层次同一授课教师的高二(7)班为对照班,高二(8)班为实验班。其中对照班和实验班之间的月考分差不大,为进行对比试验提供了条件。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对比实验法。
  通过设置开放式及封闭式问题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了解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选择部分教师及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了解教师及学生对传统作业和基于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看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研究,基于王蔷教授的观点、崔允漷教授谈到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无法通过单一语篇的学习实现,需要教师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碎片化内容,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重组整合的理念,课题组教师通过文献研究学习如何整合教材资源,融主题、语篇、情境、目标、活动为一体,聚焦不同语篇的共性联结点——主题意义,统整教学资源,构建起一个由单元主题统揽,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条理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通过规划教学目标、内容与活动,实施阶梯性、结构化的探究,搭建系统的学习生态圈和完整的学习过程。
  1.进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Unit 5 Working the land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2.结合单元主题及子篇章主题进行教材重整并进行相关作业的重点设计。
  本单元以单元标题“耕耘”(Working the Land)体现了本单元以“农业”为主题,探讨了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多模态语篇素材的方式,介绍了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世界粮食日、化学耕作与有机耕作、培养农业人才、发展生态农业、进行农业扶贫和农业创新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度思考农业发展对国家建设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等方面的贡献和意义。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介绍袁隆平和李保国的感人事迹、现代农业的多元发展、青年人的农业创业之路等,引导学生思考正确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事业,理解个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教材重整及作业设计思路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22.12-2023.01)
  进行理论储备、文献研究、文献综述和前期准备;收集国内外关于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文献资料。重点阅读和关注王蔷教授的《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文及崔允漷教授的《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一文,课题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及研究,做好前期知识储备,明确行动方向。
  第二阶段(2023.01-2023.02)
  制定具体研究方案、文献调研、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及访谈;      调查研究本校高二英语教师作业设计的情况;分析本校高中英语教师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阅读关于作业设计的相关应用研究文献,课题组老师统一思想,进行指向单元整体目标的作业设计,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既夯实基础又注重知识迁移和能力提升。
  第三阶段(2022.02-2023.03)
  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实施高二年级难度系数为0.6的英语测试前测,确定四组对照班和四组实验班。
  第四阶段(2023.03-2023.04)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并进行实施;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传统作业设计及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比较实验。
  第五阶段(2023.04-2023.05) 
  实施后测、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资料及数据分析、成果撰写、完成课题论文。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通过访谈及问卷发现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作业设计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有脱节,更多关注了语言知识,侧重布置应试类作业,如直接使用报纸或练习册中的阅读理解、完形阅读、短文改错、语法填空、单句填空及书面表达等题目,未能体现作为教学主体需要贯彻落实课标理念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 作业设计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多为书面作业,缺乏利用多模态语篇对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听、说、看能力的培养。
  3. 作业设计缺乏层级性,主要面对全体学生,未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4. 作业设计缺乏依托主题语境的实操类练习,忽视了学生单元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训练。
  5. 作业设计呈现碎片化特点,离“减时增效”及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差距。
  6. 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未能从单元整体统筹的角度来合理安排作业任务。
  (二) 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后,高二年级学生成绩比对
  实验前,设计了难度系数为0.6的试卷,班级及年级均分见表1。
  表1











  试验后,进行难度系数仍为0.6的试卷,班级及年级均分见表4。
  表4












  通过成绩比对可以发现(1)四个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班级成绩均超过对照班;年级均分呈上升趋势。
  四、结论
  (一)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作业设计的意义
  通过对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高中英语教师的英语作业设计进行调查研究,结合目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课题小组认为尝试在作业设计中践行英语核心价值观,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中凸显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作业设计具有整体性、完整性及创新性的特点,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引发教师的教育思考,注重践行课标理念,将课堂上努力践行的英语核心价值观与课下作业密接结合,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被动使用现成的固定模式的传统作业,失去教育教学热情。
  二是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如果能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主动参与到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来,增强其兴趣及自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及终身语言学习能力。
  三是有利于英语教育者们对于作业设计的关注。随着课改的深入,大批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多数只关注了英语教学的内容及方法,鲜有对作业设计的研究。而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凭课堂教学及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必须拓展到课下的英语学习中,英语作业设计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来就缺乏真是语言环境的学习情况下,英语教师就更需要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达意图、情感和态度,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设计的建议
  1. 作业设计要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思考,力求展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关注单元内容的衔接。建议授课教师先对单元文本进行系统梳理,并依据单元主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单元内容的整合进行课时设置,然后再依据课时内容设计与当节课内容高度相关的作业。如在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5 Working the land的单元中,笔者将涉及世界粮食日的录音采访课安排在第一课时,并在课上通过泛听和精听重点回答了五个问题,借由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和思考 “What do people do to alleviate world hunger?”,当节课的课时作业就是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并在第二节课前进行当堂展示。展示后自然过渡到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博士的阅读文本,引发学生对袁博士对消除世界饥饿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追求的倾佩之情。
  2. 作业设计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在课上进行必要的文本解析后要善于结合文本给学生们留引发深度思考和辩证思维的问题。如在学习了Chemical versus organic farming的说明文本对两种种植方式了解后,笔者留了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o kinds of farming ?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and why?”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再通过生物学、化学相关知识阐明个人观点,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形式来实现英语作业的个性化呈现。
  3. 作业设计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在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的一篇练习册阅读文本中,作者讲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职业选择。两名毕业生对农村生活给出了正向评价并认为在政府科教兴农及政策惠农的战略支持下留在农村既能提高生活品质又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笔者追问学生是否赞同两位大学生的观点,学生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本节课后,作者留了一道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work after graduation?”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真实表达个人观点,并要清晰阐明理由。针对这一道题目,学生对于能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感到激情澎湃,但真要自己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引发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及对农业工作者的理解和佩服,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
  4. 作业设计要有新意,大胆突破作业本或者刷题的传统作业模式,鼓励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完几篇人物传记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以手绘或电脑绘图的方式进行最敬佩的人物的书签的制作,学生的作品令人赞叹,选材超出课文人物传记内容,绘图及配文也精雕细琢,培养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并为后期的人物传记写作做好了铺垫,一举多得。
  总之,英语作业作为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和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及核心素养的落地,其设计不容小觑,需要英语教师主动思考并进行全面、系统及科学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王蔷、周密、蔡铭珂.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
  [3]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 [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
  [5]王慧. 单元整体视角下优化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英语学习,2022
  [6]李兴勇.问题与突破: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与理念[J].英语学习